繼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苯乙烯催化劑首次成功應用到臺灣國喬石化公司后,近日臺灣市場再傳佳音,采用上海院技術并由催化劑分公司生產的苯乙烯催化劑獲得臺塑臺灣化學纖維股份公司訂單。2013年3月18日,訂單正式簽訂。
如果說國喬石化是臺灣地區苯乙烯裝置企業的“元老”,臺塑在臺灣則是苯乙烯裝置企業的“巨人”。臺灣化學纖維股份有限公司共有三套苯乙烯裝置,其規模分別是25萬噸/年,35萬噸/年及60萬噸/年,裝置總規模在臺灣最大。早在2009年上海院就開始向臺塑公司推介苯乙烯催化劑,經過近四年的不懈努力,終于喜獲豐收。
這其中,國喬石化的示范效應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在2011年上海院首次拿到國喬石化苯乙烯催化劑訂單后,院部領導高度重視,技術專家團隊精益求精,以優秀的催化劑性能指標,以專業、敬業的高標準技術服務水平,利用國喬石化“橋頭堡”的示范效應,在臺灣市場打下堅實的基礎,贏得臺灣同行的高度認可和尊重。使得臺灣苯乙烯催化劑市場如多米諾骨牌,順勢發展,順利拿下臺塑大裝置的訂單,形成“千樹萬樹梨花開”的良好局面。
在2012年底獲得臺塑將要進行催化劑換劑招標的信息后,上海院研究部門的技術專家根據客戶對裝置的期望和需求,發揮自身優勢,精心準備投標文件,認真制備技術標書,提供有競爭力的技術服務保障,使臺塑客戶對中國石化的催化劑產品真正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