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塑料建材發展快、可塑性高,并可混合不同傳統材料如木、水泥等制成新材料,更能配合新技術及新工藝,有效改變原材料的特性及提高性能,有助建構出外型獨特及吸引的新型建筑,故深受設計師、建筑師的關注,以助其發揮建筑上的設計美感。
塑料應用于建筑業界之初,可追塑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早于1969年,德國建筑師為使建筑與自然風景融為一體,為1972年舉辦的德國慕尼黑奧運會的奧林匹克露天體育場,以丙烯酸薄板做成半透明的帳篷屋頂,使覆蓋部分內光線充足且柔和,把球場、看臺、進場路線以及整個奧林匹克公園聯系在一起。
1972年舉辦的德國慕尼黑奧運會的奧林匹克露天體育場
又如近年興建的臺北環生方舟,建筑外墻完全是由一個個可回收的PET塑料(即聚乙烯對苯二戊酸酯)制成的多角形寶特瓶緊密搭建而成,看上去像一艘未來派的玻璃船,其結構不僅穩固,可以抵御地震和臺風,而且十分環保。這足以證明,塑料在現代建筑工業中已經占有了一定地位。
近年興建的臺北環生方舟
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綠色建筑變成了整個行業的發展方向。其中,塑料建材的出現對整個建筑業的發展方向確切地起了變化。塑料建材具有質輕、隔熱、可塑性高及成本相對低等優點,在建筑中得到廣泛應用;塑料建材的應用領域已從塑料門窗、塑料管道、塑料地板等方面延申到太陽能膜片、塑料加強膜、外墻支撐件、隔熱保溫材料、高份子防水材料,其應用范疇已觸及差不多整個建筑業界。利用塑料建材更比傳統鋼鐵/木材等節能、節地、節水、節材、減少大自然的資源耗損,對環境有莫大裨益,使用塑料建材絶對是未來建筑的風尚。
作為亞洲第一、全球第二的塑料橡膠工業展覽會,"CHINAPLAS 2013國際橡塑展"(第二十七屆中國國際塑料橡膠工業展覽會)與塑料建材行業的發展息息相關,并關注各應用行業的持續發展及創新應用。今年的主題主要圍繞以美感及實用并重的新興環保塑料建材,主辦方將舉辦一個名為"筑‧光"的同期活動,并充分詮釋"筑‧光"概念,運用具有不同程度透光特性的塑料建材,并套用在建筑物上造成的視覺效果,展示塑料的透光特性在降低能耗方面的優勢。
"筑‧光"主要由四部份組成。關鍵部分是主辦方在展會現場搭建的未來建筑——由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獨家贊助的"筑‧光概念房",現場觀眾將置身其中,親身體驗塑料建材的環保和優勢。"筑‧光概念房"由SABIC獨家贊助,其通過低碳建材解決方案凸顯SABIC材料在多個領域的設計、發展、制造、消費品等方面的應用,展示SABIC在引領未來建筑趨勢上的強勁實力。有關"筑‧光概念房"的制作花桇將于5月10日在網上公開。
在"CHINAPLAS2013國際橡塑展"現場搭建并展示的"筑‧光概念房",除了可讓觀眾親身觀賞建筑物的外型結構用料外,觀眾更有機會與贊助商接觸,深入地了解新型塑料建材的特性。此乃第二部分的"筑‧光"活動。主辦方在展會(5月20-21日)的第一、二天會于"筑‧光概念房"內舉辦激發思維及創意的論壇。第一天下午的論壇包括由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意大利水泥集團(Italcementi Group)代表及屢獲殊榮的建筑師樓davidclovers創辦人之一、著名建筑師David C.Erdman作演講嘉賓,介紹當代的建筑設計如何有效地運用新型的塑料建材及解構塑料建材的特性;第二天下午的論壇將介紹塑料建材于建筑業的運用及經驗分享,著名建筑師David C.Erdman及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代表會再次于論壇亮相,與觀眾及業界作廣泛交流。
除了"筑‧光概念房"的展示及論壇活動外,第三部分的重頭活動是未來概念房設計比賽作品展示,上海同濟大學、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的八組學生為活動設計未來建筑,經過幾個月的輪選后,四組得獎作品包括體育館、咖啡館、幼兒院、辦公室已由專業的評審委員選出,觀眾于現場將有機會一睹得獎學生的創意設計。
第四部份則是"塑料建材展示區",將會展示名為i.light的的一堵以塑料樹脂混合水泥建造、透光度高的透明水泥墻壁、及新型的地暖系統、以熱塑性彈性體(TPE)制作的塑木制品等;展示區更匯聚其他不同類型的節能環保及有助低碳建造的創新塑料建材,讓觀眾可一站式觀賞及了解最新塑料建材于各范疇的應用。
"CHINAPLAS 2013國際橡塑展"將于2013年5月20至23日,在廣州市琶洲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盛大舉行。是屆展會規模將再創新高,預計面積逾220,000平方米,占展館A區及B區合共25個展廳。為期四天的展會預計將吸引38個國家及地區超過2,900家中外展商的踴躍參與,當中包括超過600家參展商提供服務建筑行業的方案;他們將聯同來自奧地利、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韓國、中國、中國臺灣、新加坡、瑞士、土耳其、英國及美國展團,展示嶄新的化工原材料及超過3,200臺橡塑機械設備,力求為觀眾帶來多元化的解決方案,從而提升競爭力及提高產品性能。大會預計將有超過來自150個國家/地區逾115,000名專業觀眾及超過100個買家參觀團蒞臨展會洽談與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