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2時許,中國石化鎮海煉化分公司100萬噸乙烯工程發生故障,部分中間產品通過高空火炬燃燒排放。事故發生后,鎮海煉化向寧波鎮海區環保局報告了情況并進行處理。
昨日下午,關于“鎮海煉化乙烯工程發生故障”的消息不脛而走。隨后,寧波市鎮海區委、區政府官方消息稱:下午2時許,鎮海煉化100萬噸乙烯工程因一臺壓縮機發生故障,部分中間產品通過火炬燃燒排放,在此過程中出現明顯火光和噪聲,同時乙烯系統出現冒黑煙現象。目前,鎮海煉化方面正在排查事故原因,后續情況另行通報。
上述消息引起廣泛關注。據悉,鎮海煉化是中國石化旗下的骨干企業,前身為始建于1975年的浙江煉油廠,是國內最大的原油加工基地、進口原油加工基地、含硫原油加工基地、成品油出口基地和重要的原油集散基地。
其中,鎮海煉化100萬噸/年乙烯工程是中國石化、浙江省、寧波市聯合上報的重點工程,工程于2006年3月獲得國務院核準,總投資234.97億元,2010年4月建成投產。鎮海煉化100萬噸/年乙烯工程每年向華東地區供應石化產品約258.3萬噸,帶動化工、紡織、塑料、橡膠等產業鏈快速形成,直接拉動下游投資超過1000億元。
雖說鎮海煉化行業地位顯赫,但與鎮海民眾的關系較為微妙。去年,擬上馬的PX項目,即鎮海煉化一體化項目曾引發過一起群體性事件。
事故發生后,鎮海區環保局發布消息稱,已啟動了應急預案,并派出環境監測、監察人員分組對現場周邊及居民點環境開展布點監測。區環境監控中心使用實時監控系統,對現場進行監測和錄像。據最新監測結果,鎮海煉化廠界噪聲超標,周邊大氣環境未見明顯異常。
“截至下午5時,乙烯的高空火炬仍在不間斷燃燒,釋放的火焰非常大,遠遠都能看到,這在以前從未見過。但此次故障沒有引起火災,也沒有聽到關于人員傷亡的說法。”當地居民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