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華達電纜有限公司是廣東省民營科技企業,是一家具有二十年多歷史的電線電纜生產企業。近年來,隨著國家對農、城網建設投入力度的加強,以及中國城鎮化發展,公司投入更多資金開發新產品,并選址梅州五華,建立了新的生產基地,擴大生產能力。公司總經理荊中建表示,在科學、安全、環保和經濟性基礎上,華達電纜結合不同的運作環境,依照電纜的抗蠕變性、熱膨脹性、防腐性及柔韌性等必要條件作為研究和發展的方向,研發出26/35kV及以下交聯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0.6/1kV聚氯乙烯絕緣電力電纜、450/750V聚氯乙烯絕緣電線等特殊電纜。
逆襲傳統交聯效率直線上升
據介紹,華達電纜的交聯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是釆用化學方法或物理方法,使聚乙烯分子由線型分子結構轉變為三維網狀結構,由熱塑性的聚乙烯變成熱固性的交聯聚乙烯,從而提高了聚乙烯的耐老化性能、機械性能和耐環境能力,并保持了優良的電氣性能。
荊中建介紹說,“交聯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導體允許長期最高溫為90℃,且具有重量輕、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耐化學腐蝕和敷設不受落差限制的優點。以往一般采用的聚乙烯溫水交聯方法,不僅流程繁復,而且還需要7-8小時的高溫蒸煮,生產效率較低。而華達電纜直接采用紫外線輻照生產線,簡化了生產流程,大大縮短了生產周期,還使電纜的耐老化性和絕緣性能大幅提高。目前,華達電纜共擁有三條紫外線輻照生產線,每生產一公里的交聯電纜僅需要8個小時。”
低煙無鹵不僅僅關注基礎料
近年來,環保型電纜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綠色風潮”。荊中建表示,電纜在行業中俗稱大線,而與之相對的是小線,也稱電子線。電子線針對的是不同的電子電器產品,因此面對的特殊要求也較多。而電纜的客戶群主要集中于電力公司、供電局的電網系統以及其他大型國企、房地產和市政工程,所以對電纜的要求主要取決于使用環境。
目前,低煙無鹵電線廣泛應用于對無鹵、低煙、阻燃要求且安全環保要求高的場所,如高層建筑、車站、地鐵、機場、醫院、大型圖書館等人員密集場所。這種電線電纜在燃燒時,不會釋放出大量的濃煙和腐蝕性鹵化物,不會造成“二次災害”。華達電纜生產的聚氯乙烯絕緣電力電纜可根據客戶要求進行生產,如阻燃、耐火、無鹵低壓、防白蟻、防鼠等特殊電纜。
據了解,對于低煙低鹵,特別是低煙無鹵阻燃電線電纜料的研究,我國尚處于初期,雖然有的廠家已生產出低煙無鹵阻燃電線電纜料,但大部分存在機械性能和加工性能較差的問題。荊中建強調,環保型電纜的首要技術條件是無鹵低煙,不含重金屬,無公害,但其廢棄物處理和回收利用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點。
尤其要注意的是,電線電纜廠家一般購買本色的低煙無鹵料,在進行線芯分色時要注意所添加的色母粒成分中是否含有重金屬。否則,即使使用了低煙無鹵料,也會因為自行添加的成分中含有重金屬而不能通過相關測定。
為此,華達電纜每年投入銷售額的20%的資金作為研發,嘗試與供料廠家合作,竭力在檢測手段及技術等多個方面滿足客戶需求,研制出符合要求的新材料。另外,荊中建呼吁,我國應盡快制定環保型電纜標準。
抱團發展把“蛋糕”分好
荊中建介紹,隨著廣東電線電纜行業快速成長,一些問題也日益嚴峻,如總量過剩、有效供給不足、結構性矛盾突出、投入產出低、科技創新薄弱等。且當前我國電線電纜產品質量總體水平不高,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合格率長期在低位徘徊,其質量問題對安全、環保和健康帶來較大隱患。荊中建呼吁,廣東電線電纜企業要結成聯盟,形成強大凝聚力,而不是單靠一個企業的力量,閉門造車,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整合優勢資源,來提升廣東省電線電纜品質和行業整體效益。
荊中建指,目前,我國的低煙無鹵阻燃電線電纜料主要依賴進口,價格昂貴,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對安全性能要求的提高,對低煙無鹵阻燃電線電纜的需求將越來越大,國內眾多生產廠家都加大力度對低煙無鹵阻燃電線電纜料進行研制。低煙無鹵阻燃電線電纜料是今后阻燃電線電纜的重點發展和研發的方向。而PVC將最終退出民用電纜舞臺,即便由于成本因素,目前其市場占有率仍較大。
客戶需求是市場的最好反饋
說到創新,荊中建也有自己的獨特看法,他認為,通過大規模引進國外先進設備,近幾年廣東省電線電纜行業的裝備水平大幅提高,但自主創新尚需企業自己去創造。這種創新要以市場為依存。荊中建強調,離開市場搞科技,只能說是紙上談兵,空中樓閣。客戶的需求就是市場的最好反饋,因此,要加強與客戶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