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每年需進口40萬噸-50萬噸氯化法鈦白粉,國內各地企業瞄準市場缺口,紛紛蓄勢待發。根據目前已有數據,預計國內已建和擬建的項目產能將有百萬噸,分析人士指出,未來該市場恐將陷入“過剩危機”。
氯化鈦白粉未來恐陷“過剩危機”
根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今年6月我國鈦白進口量1.47萬噸。業內專家表示,我國每年進口85%的鈦白粉都是氯化法的。
生意社鈦白粉分析師楊遜擔憂的說,很多企業未雨綢繆,紛紛上馬氯化鈦白粉項目,瞄準了每年氯化鈦白粉進口的缺口。但是隨著企業陸續試產,在未來的2-3年將極有可能出現供應的再次過剩。
楊遜進一步稱,該市場出現產能過剩,產品將轉戰其他鈦白粉市場,未來還有可能加劇其他市場的過剩局面。
“現在各企業,誰先上、誰能上還不是很明朗,”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鈦鋯鉿分會秘書長王向東指出,需要從氯化鈦白粉項目上馬的速度、技術水平的高低、成本的控制能力三個方面綜合考量。
王向東是在8月1日接受調研時作出上述表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