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企業將從捷克引進技術,利用國內規模巨大的地溝油資源生產聚羥基脂肪酸酯(PHA)生物塑料,并加工成利國利民的環保食品級包裝材料。
江蘇潔凈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和捷克共和國Nafigate(納菲蓋特)公司近日在京簽訂合作協議,將捷克布爾諾科技大學(Brno Universityof Technology)Ivana Marova教授團隊開發的Hydal技術實現商用化。
納菲蓋特董事長Ladislav Mares通過新聞稿表示,正在建設中試線,并同時建設首個大型工廠。該技術之前已經通過了半中試規模的檢驗。
江蘇潔凈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位于蘇州,收集和加工地溝油。
納菲蓋特不愿透露投資或未來銷售的數字。但據蘇州日報報道,項目正式投產后,一年能生產PHA1.5萬噸,產值約5.2億元。
1噸地溝油可轉化生成0.6噸PHA,與利用地溝油生產生物柴油相比,每噸地溝油產生的經濟效益提高了1.2萬元左右,并且社會效益更大。
“中方對我們的生物科技非常感興趣,因為我們為中國的一大問題帶來了解決方案。中國市場上有大量的廚余油。這是一種廢料,而Hydal技術能實現巨大的經濟價值。”
PHA埋入土壤后,只需半年左右就能完全降解,而普通塑料的降解則需要上百年時間。
從2015年起,歐盟市場上將不允許出現使用糧食作為原材料生產的PHA。因此,地溝油成為最佳生產原料。Mares表示,“和競爭對手不一樣,我們的方案不需要食物鏈的資源。我們不用消耗玉米或糖,從而保護人類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