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能源的緊缺和不可再生,中國對循環經濟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也越來越重視,廢塑料產業便應運而生,據福州海關統計,2013年福建省進口廢塑料108萬噸,比上年(下同)減少14.7%;價值7.5億美元,下降11.9%;進口平均價格為每噸693.8美元,上漲3.3%。
進口的廢塑料全部以一般貿易方式從歐盟、東盟和美國進口。其中自東盟進口量出現大幅增長態勢。去年月度進口量總體保持負增長,下半年進口平均價格保持同比上漲。進口以民營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為主,同時,外商投資企業與國有企業進口量大幅減少。
為了積極推進新興環保能源的廣泛應用,福建省的塑料制品結構也相應發生了很大變化。據悉,近年來,該省塑料加工業得到了蓬勃發展。據統計,全省塑料制品加工“規模以上”企業1033家,從業人員約14萬人,塑料制品產量約166萬噸,實現工業產值771億元。
全國最大的塑料包裝材料、塑膠管材生產基地及塑料鞋出口基地初步建成。福建省塑料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認為,塑料建材不僅能大量取代鋼材、木材,還具有節能節材、保護生態、提高建筑功能與質量,降低建筑自重、施工便捷等諸多優越特性,被稱為繼木材、鋼材、水泥之后的第四代新型建筑材料。他進一步強調“以塑代鋼”已是大勢所趨。塑膠產品如今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科研、尖端制造業、日常用品等。
目前,從廢塑料行業發展的基礎來看,我國廢舊塑料的貨源非常充足,有待進一步開發。目前我國大多廢舊塑料原料是靠進口各類符合要求的塑料邊角料和未進垃圾場的塑料包裝廢棄物。據海關統計,近5年來我國廢塑料進口年均增速達24。4%,遠遠高于新料進口增速。
專家建議,我國應該加強部門協調,通過出臺聯合法規,對政府部門、生產者、銷售者、消費者等各環節的職責做出規定,制定可操作性強的廢舊塑料回收利用政策,切實推進廢舊塑料回收利用產業化發展。
另外,發揮相關行業協會的指導作用,通過建立和完善塑料生產、消費、回收、再利用等基礎信息數據庫,建立技術標準體系,為行業整體規劃提供支撐。通過技術改進、標準強制等手段,提高行業準入門檻,減少環境污染。扶持有一定規模的正規廢舊塑料回收利用企業發展,利用稅收杠桿,規范廢塑料回收利用企業行為,打擊不規范企業。
未來廢塑料行業的發展趨勢將是:由低質量、高能耗向高質量、低能耗、多品種、精細分類、高技術的方向發展,再生塑料回收再利用加工交易市場將逐步走向規范經營,提高產業聚集度,進行規;l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