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市場調研公司Freedonia發布的報告,生物塑料和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全球需求將以19%的年增長率上漲,至2017年達96萬噸。
生物塑料是生物可降解和可堆肥塑料,由可再生原材料制成,如玉米淀粉、纖維素或大豆蛋白,可分解成一些無害物質,如生物質能、二氧化碳和水。
據Freedonia分析師Kent Furst稱:“各個區域市場對生物塑料的需求均會大幅上漲。”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人們對可持續性材料的消費偏好增加,塑料加工商和混合料制造商更愿意選擇生物塑料,新產品的開發也將為生物塑料創造新用途。
盡管全球對生物塑料的需求將會上漲,但Freedonia同時指出,至2022年,生物塑料在整體塑料市場中所占比例仍將小于1%.Furst預測道:“生物塑料行業的成功最終將取決于價格和性能,在實現價格與傳統塑料等同之前,大規模轉用生物塑料的現象不會發生。”
某些區域市場對于塑料制品的監管條例增多,如塑料袋,也將刺激淀粉基生物塑料的需求。同時,該報告指出,市場對PE、PP等生物塑料的需求增長將最為迅速。
2012年,西歐是對生物塑料需求最大的區域市場,年需求量達212,000噸,占全球總需求的一半以上。
據報道,以玉米、小麥及土豆等農作物中的淀粉為原料,能制成可完全降解的生物塑料,這不僅開拓了法國農業的新市場,也為農業生產者提供了一個高科技的銷售市場。
生物塑料這一農作物新銷路豐富了法國農民的產品生產,人們可以在作物中得到更多利潤,刺激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雖然生物塑料在農業領域仍屬于新興市場,但在過去十年里其產量明顯增加。相比石油制塑料的傳統方式,生物塑料可進行完全生物降解,作為肥料用于農作物的生長,同時,相對于利用藻類、木頭或有機肥料制造生物塑料,谷物更具優勢,其容易被分解,且易于收集儲存。
據了解,歐洲2/3的淀粉產自法國,因此,用農作物制造生物塑料對于法國農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遇。
自金發科技創新的完全生物降解地膜等相關信息發表后,引起國內多個省市廣大關注。
據廣州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關人士介紹,經過考察協商,目前已與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和威寧縣簽訂協議,他們將各開展100畝完全生物降解地膜覆蓋玉米栽培實驗及其示范;山東省青島地區將在膠州市膠西鎮20畝馬鈴薯種植中采用完全生物降解地膜實驗,在平度市、萊西市、即墨市、膠州市、黃島區各安排10畝花生實驗。此外,山東省、河南省和河北省將在六個地州市開展花生和棉花種植采用完全生物降解地膜實驗。新疆喀什地區也將在全地區農業種植上開展完全生物降解地膜實驗與示范工作。
生物降解地膜產品研發難度很大,不同地域、不同作物、不同土壤、不同氣候對生物地膜的要求都不同。因此生物降解地膜必須要和多個省市聯合做實驗,每個省市環境條件不同,其生產要求自然不同。
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正在與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商談,準備在內地幾個省的棉花種植上進行完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實驗工作,為今后全部采用完全生物降解地膜打下基礎。
金發科技負責人夏世勇表示,目前來公司了解完全生物降解產品的省市很多,他們正安排人員加緊商談,為完全生物降解產品全面推廣盡最大可能。
2013年,國家對再生市場進行了整頓,據統計顯示,環保整頓對再生塑料市場影響甚大,整頓嚴厲的市場停工率高達80-100%.其中,以廢塑料加工聞名的慈溪的“百日清零”行動的打壓下,市場元氣大傷。全市共關閉廢塑料非法交易市場3個,取締非法廢塑料生產加工戶830余戶。90%廢塑料廠家基本關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