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受國際金融危機及歐債危機造成的外需不足的影響,去年以來中國塑機的出口總體出現下滑,但由于前年年底接單情況良好,這部分單在去年上半年放量,使得公司去年外銷比例有所增長,大約占比在20%到30%左右。縱觀2013年中國塑機外貿市場可以看出,重點進口市場占據中國塑機進口的絕對份額,而印度尼西亞、泰國及越南等國家則領先出口市場。
近兩年來,我國塑料擠出機市場有了不小的前進與突破,在我國塑料機械市場中,擠出機作為重要加工設備,發展前景非常樂觀,我國塑料機械企業近年來加大了對擠出機新興市場的開拓,品牌知名度進一步擴大,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高,對新興國家出口比重也將大為提升。
從出口分布情況來看,2013年在中國出口市場前十名國家中,出口至印度尼西亞、俄羅斯和印度的塑機金額保持穩步增長;至越南、美國、馬來西亞和韓國的出口額實現快速增長;而對泰國、巴西和土耳其的出口額有所下滑。
不同于2012年出口地域分散,2013年中國塑機出口市場相對集中于亞洲,占據58.31%的市場份額。印度尼西亞、泰國和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成出口優勢市場。2013年,出口至印度尼西亞的塑機數量為3395臺,出口金額約為1.4億美元( 7.81%),占出口總額的7.69%,在2013年中國塑機出口市場中位居首位;出口至泰國的數量和金額分別同比下降34.9%和13.86%,但以6萬美元/臺的出口單價使出口金額僅次于印尼,占總出口額的6.88%;出口至越南的數量和金額分別同比增長6.9%和47.41%,出口金額占總額的6.6%,位居第三。
從進口分布地區來看,2013年從日本、德國、意大利、奧地利、法國和瑞士等世界主要塑機生產國的進口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而從韓國的進口則保持了穩定增長。據中國海關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塑機重點進口市場依然被日本、德國、中國臺灣、韓國、意大利、美國、奧地利、法國、瑞士等國家占據。前十位進口市場進口的塑機數量和金額分別占同期進口塑機總數量和總金額的95.05%和97.41%。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塑機進口排名前十位的國家中,瑞士(81萬美元)、意大利(60萬美元)和德國(53萬美元)依然是塑機進口平均單價的前三名,瑞士和意大利同比分別增長37%、11%,德國同比下降6%。
雖然德國機械在中國本土市場所向無敵,然而,在印度、東南亞、巴西等新興國家各地區,中國較為便宜的機械反而更受歡迎,因此可以說,德國機械雖然奪取了中國市場,卻在海外被中國機械反將一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