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華裔研究員研發低成本顯微鏡 或可帶來重大得益
2014-08-15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據澳洲《星島日報》報道,一位新加坡長大的澳洲華裔研究員,無意中發現,被他用作烘焙透明硅樹脂的液滴的天然形狀,具有顯微鏡的放大功能,且價格低廉。
李博士表示,有些液滴溢出流在一邊,形成一個理想的形狀。利用相同的懸掛技巧及逐步把4滴液體以70度烘焙,并把鏡片的弧度增加,令它可放大160倍,具有4微米的清晰度。
世界最好的顯微鏡具有少于1微米的放大能力,但新發明最大的突破是價格。因為新發明不需要傳統玻璃顯微鏡的打磨。
據悉,該聚合物鏡片可以直接附在智能電話的鏡頭,意味著幾乎所有人都可以擁有一部手攜顯微鏡,用來觀看毛孔、細微昆蟲等所有東西。
John Curtin醫學研究學院的Vincent Daria博士表示,新鏡片或可帶來重大的健康得益。他指出,新鏡片對于許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用來檢測瘧疾十分有用。
正等待專利申請的李博士表示,他自從5月以來,已與植物生物安全合作研究中心(PBCRC)簽署協議,亦已獲得澳洲國立大學研究發現傳譯基金(Discovery Translation Fund)的撥款,用來改善及把技術商業化。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西安交大徐光魁教授、劉文佳教授 Nano Lett.:肝纖維化與預后精準評估的粘彈性多尺度力學指標 2023-10-06
- 清華大學李琦、何金良《ACS Nano》綜述:如何認知介電聚合物納米復合材料的界面 2022-09-17
- 北京化工大學王東教授所著《原子力顯微鏡及聚合物微觀結構與性能》出版 2022-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