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于昨日正式成立。根據市政府、清華大學與伯克利加州大學三方合作協議,學院初期擬圍繞納米技術與納米科學、低碳與新能源技術以及大數據與未來互聯網等方向建立跨學科研究中心,今年年底開始招收50名博士生,于明年9月正式入學。
面向全球招聘教師及工業界導師
據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介紹,學院從建設管理模式、人才培養模式、協同創新模式上都具有跨國界、跨學科、跨領域、跨文化的鮮明特色。
學院主體設在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可在深圳和伯克利兩個校區開展相應的研究與教學工作。初期擬圍繞納米技術與納米醫學、低碳與新能源技術、大數據與未來互聯網等方向建立跨學科研究中心。根據發展需要,學院還計劃拓展建立其他跨學科研究方向,聯合中心由清華大學教師、伯克利加州大學教師以及在全球范圍內招聘的教師組成,并邀請工業界導師加入。通過兩校師資投入,依靠地方政府支持和產業界深度參與,將進一步打破大學自我封閉的狀態,創建符合國際教育發展趨勢的研究生教育。
學院將特別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開展科學研究和產學研合作,建立協同創新國際體系,將為深圳的綜合創新生態體系注入國際元素。學院將提供基于多學科交叉的研究生教育,培養全球科技領袖和未來企業家,并建設先進的創新性研究和教育網絡平臺,提供全方位的教育和研究支撐服務,有效應對前沿科技和交叉學科的全球性挑戰。
據介紹,作為清華大學與伯克利加州大學在新時期合作的提升,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獎超越以往高校與高校之間合作的一般模式,是“大學—政府—企業”三者協同創新的全新探索和實踐。
國際學生比例將高于30%
據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介紹,學院將面向全球招生,國際學生的比例將高于30%。學院為學生提供優越的科研環境,鼓勵學生在跨學科研究和國際化的氛圍中培養創新性思維和創造力。每一名學生將在兩校教授和工業界導師的共同指導下,在清華和伯克利兩校與不同國籍的學生共同學習。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的招生工作將于2014年年底前正式啟動,學院今年計劃招收50名博士研究生,將于2015年9月入學,2016年開始舉辦碩士研究生項目,并逐步達到培養規模。招生模式和美國的招生模式一樣,按照申請人申請、推薦人推薦等環節組成,學院還將設置綜合面試和評定。”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院長康飛宇介紹說。
與此同時,學院還設有共1000萬元的獎學金,用于吸引優秀學生報考該學院。此外,學院還設有1200萬元的學生創業基金,讓學生可以組成課題組和進行創業活動。
- 2024年全國高分子學科研究生學術論壇將于2024年5月31日在上海舉辦(第二輪通知) 2024-04-26
- 2024年全國高分子學科研究生學術論壇將于 2024年5月31日在上海舉辦(第一輪通知) 2024-03-14
- 浙江大學交叉學科研究取得重大成果:植物可穿戴傳感器改寫植物學傳統認知 2021-03-16
- 告別“電線纏身”時代 - 清華大學任天令教授團隊 Nat. Commun.:研發出可穿戴心電“電子紋身” 2025-04-08
- 清華大學楊睿教授團隊 JCP:高效準確預測PBAT在不同氣候條件下的使用壽命 2025-03-19
- NTU夏焜/清華大學高華健/浙江大學王冠楠 Sci. Adv.:流變學范式揭示長期粘附耐久性的內在機理 202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