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們正處在提倡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它要求我們既不損害未來幾代人發展的機遇,又找尋到能滿足當今挑戰的資源。顯然,若是能發明出一種環境友好的電池,那就能對這項事業做出極大的貢獻。
我們已經有無數種電池——從微不足道、不到1g重的助聽器電池,到超過1T重的應急電源供應電池。此外,電池分為兩種,用完即拋,或是反復充電兩種。
鋰的原子序數為3,是最輕的金屬,被廣泛用來制造(鋰離子)充電電池,在移動電話、筆記本電腦乃至電動汽車上隨處可見。相比古老的鎳鎘電池或是鉛蓄電池,鋰電池有巨大的進步,但仍然是以金屬氧化物的形式存在,環境友好這一塊做得不夠。
鋰資源的開采,涉及巖石、黏土、鹵水以及其他礦產,更需要投入大量能源,同時會對當地環境造成巨大破壞及污染。此外,鋰電池目前不能以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回收利用。
導電氧化還原聚合物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博士生ChristofferKarlsson在博士論文中對其研究成果有所展示。即,以一一類新型有機材料;導電氧化還原聚合物,一類導電塑料;解決如今電池的固有缺陷。
Karlsson極為捍衛其研究成果,并在烏普薩拉大學發布新聞稿稱,這種塑料擁有巨大的開發潛力,是電池的未來。
優勢明顯
導電聚合物具有許多獨特性質,因而導致其廣泛且形式各異。導電聚合物不僅具備金屬的導電性,更具備塑料的可塑性,這是一大優勢。此外,鍛造這類材料不需要高溫,這樣一來成本很低,這也是一大誘人之處。
這名瑞典博士認為,以環境友好的方式,用可再生資源打造新型電池,與當今所使用的無機材料電池是天壤之別。“它們有潛力作為未來環境友好型電池的電極材料,同時更有可能以聚合物制造純粹的有機電池。”Christoffer Karlsson如是說。
- 蘭州理工大學冉奮教授 AFM:維生素C二次摻雜導電聚合物 2025-05-07
- 塑料添加劑顯著提升導電聚合物熱電性能 - 福建物構所林悅團隊與國防科大陳晨、程海峰團隊在《Adv. Mater.》發表突破性研究 2025-01-25
- 暨南大學劉明賢教授團隊 Nano Energy : 導電聚合物改性的甲殼素納米晶用于摩擦納米發電機 2025-01-17
- 西南林大杜官本院士/張蓮鵬、嘉興大學王鵬等 CEJ:錳單原子摻雜聚(1,5-萘二胺)納米囊泡用于雙極鋅-有機電池的陰極 2025-05-01
- 江南大學張丹/司鵬翔、南科大程慶沙、南方醫大黃國志/鄒積華、滑鐵盧大學趙博欣 CEJ: 無電池天線貼片無線傳感人體關節轉動度 2025-04-29
- 東華大學武培怡/焦玉聰團隊 Adv. Mater.: 弱偶極效應實現高性能貧電解液鋅電池 2025-04-27
- 哈工大何思斯/浙大范修林 Nature子刊:未來電池新方向 - 綠色環保的柔性全聚合物水系電池,讓能源“用得久”、設備“穿得起” 202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