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學國際軟物質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軟物質中心)是北京化工大學于2014年4月16日率先成立的國際化研究中心,旨在通過引入創新管理機制,吸引和匯聚海內外優秀人才,并結合學校在化學工程、高分子材料、化學和生物等優勢學科,通過多學科的交叉與融合,開展創新研究,產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研成果,擴大學校在軟物質研究領域的國際影響力。
軟物質中心主任由劍橋大學化學系主任、荷蘭皇家人文與科學院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Daan Frenkel教授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研究院院長、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Pablo Debenedetti教授擔任, 管理委員會主任由譚天偉校長擔任。
軟物質中心已經聘請多名外籍著名專家來中心工作,并有新的外籍專家即將加入軟物質中心。誠摯歡迎廣大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報考軟物質研究中心,選擇外籍專家作導師,不僅可以開展學位論文工作,而且還能在外語和科研思考等方面有不一樣的收獲。現面向全校招生,如有意向加入,請聯系軟物質中心高老師 ,聯系方式:email:hlgao@mail.buct.edu.cn; 辦公電話:010-64438262。我們將安排學生與外籍專家面談,進行雙向選擇。中心網址是http://www.ircsm.buct.edu.cn,歡迎大家瀏覽,了解中心及各專家情況。以下是各專家的具體招生信息:
Frantisek Svec教授是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首席科學家,加州分離科學學會的主席,SCI期刊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的主編,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Electrophoresis、Chinese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Chemical Letters (Prague)和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期刊的編委,現為北京化工大學國際軟物質中心的首席科學家。 Svec教授長年致力于分離科學、分析化學和聚合物化學領域的研究,并于20世紀90年代初首次提出了“有機聚合物整體柱”,研究了其在色譜分離、生物催化和氣體吸附儲存等領域的廣泛應用,被譽為第四代生物色譜固定相。目前該技術已成功被斯洛文尼亞BIA分離公司、美國賽默飛世爾公司(原為戴安公司)和英國安捷倫公司轉化,實現其商業化生產和應用。相關結果已發表論文430余篇,包括3本書、56篇綜述文章和書的章節,申請和授權專利75項,文章總計H因子為85(google scholar數據)。
網站:http://svec.lbl.gov/
研究領域: (1)多孔功能化膜在氣體儲存中的應用; (2)多孔功能化材料在氣體儲存中的應用; (3)新型整體柱的制備及應用; (4)納米生物傳感器在癌癥早期診斷中的應用; (5)環境敏感性納米載藥體系。
招生要求: (1)刻苦努力,腳踏實地; (2)英文熟練,能用進行英文交流,撰寫英文文章; (3)有直博意向的碩士研究生優先考慮。
校內合作老師:呂老師,郵箱:yongqinlv@sina.com
Leroy (Lee) Cronin 教授: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FRSC),愛丁堡皇家學院院士,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化學系的杰出教授,擁有由英國女王頒發的Regius榮譽教授頭銜。2014年被“Science Council”評為最有影響力的100位實踐科學家(他與另外兩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一起被評為當今英國最有影響力的10位科學探索家);被“觀察者”評為最有影響力的英國工程科學家。Cronin 教授工作的重心在于理解和控制化學體系的自組裝(self-assembly)和自組織(self-organisation)行為,從而去發展功能性的分子和納米分子化學系統,以先進的工程手段融合到復雜的化學體系中,從而將化學與工程巧妙的結合在一起,推動了對一系列復雜化學體系的創新認識,先后獲得過近100余項國內外獎勵,至今,發表了280多篇學術論文,累積被引用8000多次。Cronin教授具有廣泛的國際影響力,他被邀請發表了180多次演講,與40多位國內和國際上的著名科學家保持合作,他和包括北京化工大學,廈門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艾莫利大學,北海道大學,東京大學,德國亞琛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美國西北大學保持著活躍的學術交流。Cronin還有一些工業領域的合作者,比如,英國石油公司BP(催化劑研發,酸材料,研究當前的催化劑),三星(納米材料研發),富士膠卷(新的染料),英國國防科技公司(無機能源),牛津衍射(超大分子結晶研究)和聯合利華等。
網站:http://www.chem.gla.ac.uk/research/groups/cronin/
研究領域:復雜化學系統(Complex Chemical Systems),具體可參考其主頁。
招生要求:(1)英語6級、托福成績在90分以上或雅思成績在6.0以上; (2)GPA在3.1 以上。
李敏慧教授: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一直工作于化學、物理和生物多領域交融的世界一流實驗室,立足于分子設計合成,精通軟物質的結構表征,致力于靈感源于大自然的仿生材料和為生命科學而設計的生物材料的研究,尤其是以生物學功能為導向,設計合成具有特殊功能的軟物質自組裝體系。她在智能高分子囊泡、仿生人造肌肉材料、液晶高分子和小分子液晶領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在Proc. Natl. Acad. Sci. U. S. A.、J.Am. Chem. Soc.: 、Phys. Rev. Lett. 、Adv. Mater.、Chem. Commun、Soft Matter、Macromolecules等頂級雜志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研究方向:(1) 于可控、靶向藥物釋放的納米技術,(2) 響應性高分子囊泡,(3) 高分子自組裝,(4) 光響應性的高分子材料,(5) 可控高分子聚合反應等。
招生要求:專業無特殊要求,要求學生 熱愛科研、積極思考、刻苦踏實
Jure Dobnikar研究員:英國劍橋大學化學系高級研究助理,其主要研究領域是模擬計算在材料、生物和醫學領域的應用。Dobnika研究員先后在斯洛文尼亞馬里博爾大學、斯洛文尼亞盧布爾雅那大學、德國康斯坦茨大學、奧地利格拉茨大學、西班牙巴塞羅那大學、英國劍橋大學從事物理和化學方面的科研教學工作,多次獲得斯洛文尼亞教育科學部、居里夫人歐洲內部基金、居里夫人重返社會聯盟基金、雙邊研究基金、居里夫人基礎培訓網絡等資助,與合作者共同管理了大型的國家學術項目—生物物理學的聚合物、膜、凝膠、膠體和細胞 (P1-0055),起草了關于FP7 居里夫人基礎培訓網絡提案并作為該項目的執行委員會成員,主管審查及預算,并擔任協調代理人。Jure Dobnikar的具體招生信息如下:
- 蘇大劉莊/楊光保教授團隊招聘博士后 - 材料合成、納米醫學(腫瘤診療、藥物遞送、免疫治療等) 2025-04-29
- 濟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國家級人才團隊招聘 - 教授、副教授、講師、博士后(師資) 2025-04-21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劉志遠/澳門大學姜穎課題組招聘:聯培博士、博后 - 高分子材料/電子/生物醫學工程 2025-01-23
- 北京化工大學汪曉東教授團隊 Nano-Micro Lett.: 碳化聚酰亞胺/凱夫拉纖維/氧化石墨烯@ZIF-67雙向復合氣凝膠封裝相變材料實現多重能量轉換與電磁屏蔽 2025-04-28
- 北京化工大學楊丹教授 Nano Energy:基于強界面結合力的自供電整體自愈合介電彈性體致動器 2025-04-22
- 北京化工大學徐福建教授團隊 AFM:光熱響應性雜化水凝膠可誘導免疫調節介導的傷口愈合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