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德國復合材料研究所Klaus Friedrich教授應邀訪問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訪問期間,Klaus Friedrich教授參觀了研究所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并作了題為“Polymer Composites for Friction and Wear Applications-Part I: Fundamentals 和Part II: Applications”的系列學術報告。
Klaus Friedrich教授首先就德國復合材料研究所的發展歷史、研究領域及成果做了簡要介紹。在第一部分的報告中,Klaus Friedrich教授主要講解了聚合物耐磨材料中的基礎科學問題。通過豐富的試驗結果介紹了他在聚合物復合材料包括塊體材料和涂層在不同條件下摩擦學行為的研究結果。闡述了針對不同運行條件的復合材料設計思路和多個復合材料體系的摩擦學機理。分析了納米顆粒改性聚合物復合材料的摩擦及磨損行為,從填料與聚合物基體的界面結合、納米填料與傳統填料的協同作用機理、摩擦副表面轉移膜和摩擦界面納米顆粒滾動等幾個方面分析了納米復合材料的摩擦學機理。
在第二部分的報告中,Klaus Friedrich教授主要講解了聚合物復合材料在摩擦磨損領域的應用。他首先介紹了在機械工程和造紙工業等工程領域中的應用。在機械工程應用領域,主要針對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講解:通過紡織干燥機的應用闡述了聚合物復合材料的選擇理念;苛刻環境下纖維纏繞襯套的應用與開發;聚合物復合材料保持架在高精度滾珠軸承方面的應用;應用于滑動部件的多功能材料的開發。在造紙工業,介紹了聚合物復合材料在軋輥面層及滾筒清潔刀片領域的應用于材料設計。最后,針對聚合物復合材料在工程領域的應用,Klaus Friedrich教授又圍繞機動車部件、水泵及水力學部件、極端環境下的部件展開了系統的講解。
Klaus Friedrich教授簡介:
Klaus Friedrich教授1945年生于德國Iserlohn,1978年獲德國Ruhr-University Bochum材料科學專業博士學位。其研究興趣主要包括材料科學、摩擦與磨損、聚合物復合材料、疲勞與斷裂、納米復合材料和高性能復合材料加工技術等。在德國企業界工作3年后,1982至1990年擔任德國Technical University Hamburg-Harburg教授,1990至2006年任University of Kaiserslautern 教授及德國Institute for Composite Materials材料科學Research Director。2006年起擔任德國Institute for Composite Materials顧問教授。曾在美國University of Delware、澳大利亞The University of Sydney、瑞士E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 Lausanne等多個大學擔任客座教授,中山大學和合肥工業大學等高校榮譽教授。先后擔任歐洲、美國和日本多家國際知名企業顧問。德國、美國、瑞士和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研究基金評審專家。Friedrich教授共在期刊和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893篇,主編聚合物復合材料和摩擦學書籍共8部,發表論文被引用17000多次,H影響因子 68。先后擔任Science、Composi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Tribology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Fracture Mechanics等17個期刊編委。曾獲World Fellow of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Composite Materials和Feodor Lynen Fellow of Alexander von Humboldt等多個學術獎勵。
- 貴州省科技重大專項“微發泡聚合物制品關鍵技術開發及產業化”通過驗收 2016-09-13
-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特種磷系阻燃劑產業化”項目取得重大進展 2014-11-03
- 寧波材料所與貴州(國家)復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中心簽戰略合作協議 201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