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發明新材料可將核燃料放射線變電能
2008-04-01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
美國科學家說,將放射線直接轉換為電能的材料可以開創宇宙飛船的新紀元,甚至還可以開辟以高功率核電池驅動的地面交通工具的新紀元。
電力通常是利用核能加熱蒸氣,從而驅動發電渦輪機而產生的。
自2 0世紀6 0年代起,美國和蘇聯開始使用利用核裂變將熱能轉換成電能、從而為宇宙飛船提供動力的熱電材料,或是放射性衰變材料。"先鋒"號太空探測行動使用的就是后者,即“核電池”。
棄用蒸氣和渦輪機使得那些系統型號變小,也不再那么復雜。但熱電材料的功率很低。美國研究人員說,他們開發出了高功率材料,可以將核燃料及核反應產生的放射線直接轉換成電能,而不需通過熱能。
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前核工程師利維烏·波帕-西米爾說,將放射粒子的能量轉換成電能效率更高。
據研究人員計算,比起熱電材料的功率,他們正在試驗的材料從放射性衰變中提取的能量最多可高出19倍。
研究人員正在對多層碳納米管進行測試。這種納米管與黃金一起被氫化鋰包裹起來。猛烈撞入黃金的放射性粒子撞擊出大量高能電子。這些電子通過碳納米管進入氫化鋰形成電極,使得電流通過。
波帕-西米爾說,這種多層碳納米管最好是用來利用放射性材料產生電能,因為它們可以在放射性最大時被直接嵌入。但是它們也可以從核裂變反應堆的放射線中直接獲得能量。
用這種材料建成的設備可以為宇宙飛船、飛機、地面交通工具等提供動力。
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戴維·帕斯頓說:“我認為,這項工作具有創新性,可能會對核動力的前景產生重大影響!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相關新聞
- 暫無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