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錫高:研究高分子材料是我畢生的事業 我很幸福
2016-01-04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蹇錫高,重慶市江津人,1969年本科畢業于大連理工學院,1981年獲大連理工大學碩士學位,1988—1990年留學加拿大McGill大學。現任大連理工大學教授、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長、遼寧省高性能樹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201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研究高分子材料是我畢生的事業,一個人如果有自己想干的事業,就是幸福的。
蹇錫高雖已69歲,但精神矍鑠,笑聲朗朗。
無論是大連理工大學高分子研究所所長,還是遼寧省高性能樹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蹇錫高的履歷表里始終離不開“材料”這個關鍵詞,由此足以看出他對高分子材料研究的專業與執著。正是憑借這份執著的熱情,蹇錫高一次又一次登上材料科學的高峰,不斷刷新材料研究領域的紀錄。
潛心科研幾十年 困難讓他更堅定
蹇錫高出生在重慶江津。1964年,他考入大連理工大學化工系高分子材料專業。從此,與材料研究相依相伴51個春秋。
對蹇錫高來說,沒有什么比讓他研究高分子材料更加快樂,也沒有什么比讓他探索高性能材料更加刺激。在堆滿各類研究資料和材料的工作室里,他說,研究高分子材料是自己畢生的事業。
蹇錫高選擇的高性能高分子材料領域,許多技術長期被國外壟斷,國內無任何科研經驗可借鑒,國外無任何資料可參考,遇到困難在所難免。面對困難,蹇錫高從容淡定。他說:“科研上有難題很正常,這個時候我們不僅需要知識和經驗,更需要毅力和韌勁。”困難讓蹇錫高不敢有半點輕率和疏忽,同時也讓他更加充實而堅定。
他帶領團隊研究高性能工程塑料領域存在的關鍵科學問題。經反復探索,在國家科技攻關、“863”計劃以及省市項目的支持下,他從分子結構設計出發,將全芳環、扭曲非共平面的二氮雜萘酮聯苯結構成功引入到聚芳醚分子主鏈,并通過相應聚合工藝技術攻關,攻克了多項關鍵技術,研制成功結構全新、綜合性能優異、耐高溫可溶解的雜萘聯苯型高性能工程塑料,解決了傳統高性能工程塑料不能兼具耐高溫可溶解特性的技術難題。
在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及其加工應用新技術研究領域拼搏的幾十年中,蹇錫高都憑借這種執著精神,一次又一次攻克難關,在高性能工程塑料領域獲得豐碩的成果。
對此,他充滿了幸福感:“我常跟自己的學生講,不要以為學習和工作是苦差事,一個人如果有自己想干的事業,就是幸福的,如果能夠有所成就,就是最大的幸福。只有不辭辛苦,才能永不心苦”。
要讓創新更快產業化
助蹇錫高成功的另一關鍵詞,當屬“創新”。創新是科技發展的靈魂,也是蹇錫高一直堅持的科研精神。他從分子設計出發,以廉價易得的苯酚、苯酐為基本原料,經溶液聚合反應,成功研制出結構新穎、既耐高溫又可溶解的新型雜萘聯苯高性能工程塑料系列產品。
蹇錫高告訴記者,這項研究解決了傳統高聚物不能兼具耐高溫和可溶解特性的技術難題,并打破了西方“巴統組織”長期對我國的封鎖和禁運。“這種材料是目前耐熱等級最高的可溶性高性能工程塑料,不僅可以熱成型加工制成各種結構件,還可以溶解加工制作耐高溫特種絕緣漆、涂料、分離膜等。”
然而,蹇錫高追求的不僅是這些,每每談到自己的新技術和新材料,他更關心這些創新的成果如何走出實驗室,科研成果如何實現產業化,成為真正具有社會價值的產品。
蹇錫高對他的團隊提出:“我們要走從實驗室到工廠,從工廠到市場的科研路子,為振興民族工業盡一份力。”
正是抱有振興民族工業的使命感,多年來,蹇錫高率領團隊開發的三個系列十多個品種實現了規模化生產。目前,他們開發的多項技術和產品已經實現了產業化,促進了相關領域產品技術升級換代,推動了我國高性能工程塑料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其深加工產品已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電子電氣、核能、石油化工等領域,甚至還遠銷歐洲、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
在工作室里,蹇錫高拿出幾截黑乎乎的新材料制品,擺在記者面前:“你們不要看它貌不驚人,現在,它已經用于開采石油和頁巖氣。以前用其它材料3個月必須換一次,而用這種材料已成功試用超過一年。明年將在我國北方某油田投用十萬件。”
如今,蹇錫高和團隊不僅組建了實驗室合成研究基地,而且有年產100噸規模的中試研究開發基地和高性能樹脂深加工示范研究中心,形成了研究、開發、生產、銷售“一條龍”。這樣可以大大縮短新技術、新產品產業化的時間。“我們敢向國際老牌大公司的同類產品挑戰,我們的芳醚材料、絕緣材料、涂料等都是最好的,分子結構最穩定,價格最便宜。”

研究高分子材料是我畢生的事業,一個人如果有自己想干的事業,就是幸福的。
蹇錫高雖已69歲,但精神矍鑠,笑聲朗朗。
無論是大連理工大學高分子研究所所長,還是遼寧省高性能樹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蹇錫高的履歷表里始終離不開“材料”這個關鍵詞,由此足以看出他對高分子材料研究的專業與執著。正是憑借這份執著的熱情,蹇錫高一次又一次登上材料科學的高峰,不斷刷新材料研究領域的紀錄。
潛心科研幾十年 困難讓他更堅定
蹇錫高出生在重慶江津。1964年,他考入大連理工大學化工系高分子材料專業。從此,與材料研究相依相伴51個春秋。
對蹇錫高來說,沒有什么比讓他研究高分子材料更加快樂,也沒有什么比讓他探索高性能材料更加刺激。在堆滿各類研究資料和材料的工作室里,他說,研究高分子材料是自己畢生的事業。
蹇錫高選擇的高性能高分子材料領域,許多技術長期被國外壟斷,國內無任何科研經驗可借鑒,國外無任何資料可參考,遇到困難在所難免。面對困難,蹇錫高從容淡定。他說:“科研上有難題很正常,這個時候我們不僅需要知識和經驗,更需要毅力和韌勁。”困難讓蹇錫高不敢有半點輕率和疏忽,同時也讓他更加充實而堅定。
他帶領團隊研究高性能工程塑料領域存在的關鍵科學問題。經反復探索,在國家科技攻關、“863”計劃以及省市項目的支持下,他從分子結構設計出發,將全芳環、扭曲非共平面的二氮雜萘酮聯苯結構成功引入到聚芳醚分子主鏈,并通過相應聚合工藝技術攻關,攻克了多項關鍵技術,研制成功結構全新、綜合性能優異、耐高溫可溶解的雜萘聯苯型高性能工程塑料,解決了傳統高性能工程塑料不能兼具耐高溫可溶解特性的技術難題。
在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及其加工應用新技術研究領域拼搏的幾十年中,蹇錫高都憑借這種執著精神,一次又一次攻克難關,在高性能工程塑料領域獲得豐碩的成果。
對此,他充滿了幸福感:“我常跟自己的學生講,不要以為學習和工作是苦差事,一個人如果有自己想干的事業,就是幸福的,如果能夠有所成就,就是最大的幸福。只有不辭辛苦,才能永不心苦”。
要讓創新更快產業化
助蹇錫高成功的另一關鍵詞,當屬“創新”。創新是科技發展的靈魂,也是蹇錫高一直堅持的科研精神。他從分子設計出發,以廉價易得的苯酚、苯酐為基本原料,經溶液聚合反應,成功研制出結構新穎、既耐高溫又可溶解的新型雜萘聯苯高性能工程塑料系列產品。
蹇錫高告訴記者,這項研究解決了傳統高聚物不能兼具耐高溫和可溶解特性的技術難題,并打破了西方“巴統組織”長期對我國的封鎖和禁運。“這種材料是目前耐熱等級最高的可溶性高性能工程塑料,不僅可以熱成型加工制成各種結構件,還可以溶解加工制作耐高溫特種絕緣漆、涂料、分離膜等。”
然而,蹇錫高追求的不僅是這些,每每談到自己的新技術和新材料,他更關心這些創新的成果如何走出實驗室,科研成果如何實現產業化,成為真正具有社會價值的產品。
蹇錫高對他的團隊提出:“我們要走從實驗室到工廠,從工廠到市場的科研路子,為振興民族工業盡一份力。”
正是抱有振興民族工業的使命感,多年來,蹇錫高率領團隊開發的三個系列十多個品種實現了規模化生產。目前,他們開發的多項技術和產品已經實現了產業化,促進了相關領域產品技術升級換代,推動了我國高性能工程塑料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其深加工產品已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電子電氣、核能、石油化工等領域,甚至還遠銷歐洲、美國、韓國、日本等國家。
在工作室里,蹇錫高拿出幾截黑乎乎的新材料制品,擺在記者面前:“你們不要看它貌不驚人,現在,它已經用于開采石油和頁巖氣。以前用其它材料3個月必須換一次,而用這種材料已成功試用超過一年。明年將在我國北方某油田投用十萬件。”
如今,蹇錫高和團隊不僅組建了實驗室合成研究基地,而且有年產100噸規模的中試研究開發基地和高性能樹脂深加工示范研究中心,形成了研究、開發、生產、銷售“一條龍”。這樣可以大大縮短新技術、新產品產業化的時間。“我們敢向國際老牌大公司的同類產品挑戰,我們的芳醚材料、絕緣材料、涂料等都是最好的,分子結構最穩定,價格最便宜。”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大連理工大學蹇錫高院士團隊 AFM:穿山甲鱗片結構啟發的高強度可修復超分子水性聚合物網絡 2025-04-04
- 大連理工大學蹇錫高院士團隊 AFM:通過模擬扇貝足絲的多級動態結構實現超分子水性聚氨酯彈性體的力學性能強化 2024-09-19
- 大連理工大學蹇錫高院士團隊 CEJ:仿生聚芳醚氣凝膠實現高效太陽能界面水蒸氣集成 2024-04-24
- 第四輪通知 | 第五屆高分子材料產學研論壇將于2025年8月21日在太原舉行 2025-06-30
- 南開劉遵峰教授課題組招收2026年入學推免碩士、直博生等 - 材料學、化學、高分子、生物學、紡織與纖維、計算模擬、電子信息... 2025-06-13
- 廣西大學趙輝課題組 CEJ 綜述:高強度自修復高分子材料的研究進展 - 機械強度與修復效率的平衡 2025-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