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學研發的新型鋰離子電池可防止意外爆炸
2016-01-14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據斯坦福大學官網消息,該校研究人員研發出可以防止爆炸的鋰離子電池,這種電池可以在過熱之前關閉,在溫度降下來后迅速重啟。
“人們嘗試了多種策略來解決鋰離子電池意外爆炸的問題。”斯坦福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教授鮑哲楠說:“我們設計的電池首次可在反復加熱和冷卻循環中關閉和重啟,且性能不會受到影響。”鮑哲楠和她的同事在11日《自然—能源》期刊中闡述了這一研究成果。
傳統的鋰離子電池包含兩個電極,電極之間是攜帶帶電離子的液態或凝膠狀的電解質。刺穿、短路或過度充電都會使電池產生熱量。如果溫度達到約150攝氏度,電解質就會著火并引發爆炸。有幾種技術已經被用來防止電池爆炸,例如在電解質中加入阻燃劑,或在電池過熱之前發出警報。但是這些技術都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說電池在出現過熱之后就無法再次使用了。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該研究團隊將目光轉向了納米技術。在實驗中,他們在帶有納米級凸起的鎳顆粒表面覆蓋了一層石墨烯,并將這些顆粒嵌入具有彈性的聚乙烯薄膜中。“我們將聚乙烯薄膜與一個電極連接起來,這樣電流可以通過它。”論文第一作者陳正說,“為了導電,那些帶凸起的鎳顆粒需要彼此接觸。但是在熱膨脹過程中,聚乙烯薄膜被拉伸,這些鎳顆粒就相互分開了,這就使薄膜不再導電,電流就不會通過電池。”
研究人員把電池加熱到70攝氏度以上后,聚乙烯薄膜迅速膨脹,鎳顆粒相互分開,電池不再工作。但是當電池溫度回落到70攝氏度以下,聚乙烯薄膜收縮,鎳顆粒回到相互接觸狀態,電池開始繼續產生電流。他們甚至可以把溫度調高或降低,這取決于嵌入了多少鎳顆粒,以及選擇什么樣的聚合物材料。
“與之前的方式相比,我們對電池的設計提供了一種兼具高性能和安全性的可靠、快速且可逆的策略。”該研究的合作者之一崔毅說,“這種策略具有非常好的應用前景。”
“人們嘗試了多種策略來解決鋰離子電池意外爆炸的問題。”斯坦福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教授鮑哲楠說:“我們設計的電池首次可在反復加熱和冷卻循環中關閉和重啟,且性能不會受到影響。”鮑哲楠和她的同事在11日《自然—能源》期刊中闡述了這一研究成果。
傳統的鋰離子電池包含兩個電極,電極之間是攜帶帶電離子的液態或凝膠狀的電解質。刺穿、短路或過度充電都會使電池產生熱量。如果溫度達到約150攝氏度,電解質就會著火并引發爆炸。有幾種技術已經被用來防止電池爆炸,例如在電解質中加入阻燃劑,或在電池過熱之前發出警報。但是這些技術都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說電池在出現過熱之后就無法再次使用了。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該研究團隊將目光轉向了納米技術。在實驗中,他們在帶有納米級凸起的鎳顆粒表面覆蓋了一層石墨烯,并將這些顆粒嵌入具有彈性的聚乙烯薄膜中。“我們將聚乙烯薄膜與一個電極連接起來,這樣電流可以通過它。”論文第一作者陳正說,“為了導電,那些帶凸起的鎳顆粒需要彼此接觸。但是在熱膨脹過程中,聚乙烯薄膜被拉伸,這些鎳顆粒就相互分開了,這就使薄膜不再導電,電流就不會通過電池。”
研究人員把電池加熱到70攝氏度以上后,聚乙烯薄膜迅速膨脹,鎳顆粒相互分開,電池不再工作。但是當電池溫度回落到70攝氏度以下,聚乙烯薄膜收縮,鎳顆粒回到相互接觸狀態,電池開始繼續產生電流。他們甚至可以把溫度調高或降低,這取決于嵌入了多少鎳顆粒,以及選擇什么樣的聚合物材料。
“與之前的方式相比,我們對電池的設計提供了一種兼具高性能和安全性的可靠、快速且可逆的策略。”該研究的合作者之一崔毅說,“這種策略具有非常好的應用前景。”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上海交大龐燕/李瑾/林明/范先群《Adv. Sci.》:納米技術在治療眼表化學性損傷方面的研究進展 2025-01-07
- Daniel Siegwart/董一洲/陶偉教授 Nature Reviews:基于納米技術的mRNA疫苗 2023-09-08
- 饒浪/陳小元/黃鵬 ACS Nano:生物材料助力免疫檢查點治療 2023-02-12
- 東華大學廖耀祖/呂偉課題組 Chem. Sci.:銅介導雙極性卟啉基CMP協同優化孔道結構與電化學活性用于高容量快充鋰離子電池 2025-05-24
- 四川大學王延青 Carbon:離子摻雜與界面工程協同內外修飾 TiNb2O7 用于高性能鋰離子電池 2025-03-21
- 武漢大學陳朝吉教授、西班牙巴斯克大學Erlantz Lizundia教授 AM:鋰離子電池生物基聚合物電解質的環境可持續性評估 2025-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