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雜化材料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河南大學)誠聘海內外英才
2016-03-10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納米雜化材料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依托河南大學納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建設,下設納米材料制備化學、納米潤滑材料、有機功能材料、能源與環境催化四個研究室和一個中試基地,擁有價值近5000萬元的現代材料表征設備和納米材料規模化制備設備。中心以國家戰略和市場需求為導向,圍繞國家行業產業的發展需求,瞄準本領域急待解決的關鍵科學技術問題展開研究,揭示納米雜化材料組成、表面結構、制備工藝與應用性能的關系規律,建立面向低品位油氣資源開采、節能儲能、先進潤滑抗磨和新型高分子材料應用的納米材料設計與制備理論,發展高性能、多功能納米雜化材料的規模化制備技術,形成自主知識產權和關鍵核心技術。先后完成 “973”、“863”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400余篇,獲得授權國家發明專利50余項。獲得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一項、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二項、市廳級科技成果獎多項。具有從基礎理論-技術開發-工業生產系統創新的能力。
未來中心將緊密圍繞國家納米材料發展戰略、行業產業重大需求和共性技術難題,在所確立的主要方向上,聚集和培養高層次人才,協同攻關,取得更多標志性成果,實現學科可持續發展。
2016年中心面向海內外誠聘各類人才
一、崗位:
1、領軍人才: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長江學者特聘(講座)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原學者、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大學“黃河學者”、河南大學特聘教授等各類高層次人才。
工作待遇:參考河南大學引進高層次人才工作待遇,(http://www.henu.edu.cn/html/rczp/cphnwgccrc/2015/01/09/30609d3d-5a90-4abe-8f27-9b63d447319d.html)特殊人才待遇可面議。
2、青年教師:海內外化學或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后)畢業并獲學位,相關待遇按河南大學相關規定執行。
3、博士后:已取得化學或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學位,具有較強科研能力。 待遇按照河南大學有關博士后的管理規定,全職博士后工資享受河南大學副教授工資待遇,同時享受科研津貼、科研獎勵。
二、招聘方向:
1.電化學儲能材料及應用
2.一維金屬納米材料
3.潤滑材料/摩擦學
4.理論化學
5.光催化/光電催化/熱催化
6.有機合成化學
7.有機超分子化學
8.應用化學(含精細化工)
9.有機薄膜晶體管(器件方面)
三、申請方式:
應聘者應準備如下材料:
(1)個人簡歷;
(2)相關學歷(學位)證書、代表性成果證書等復印件;
(3)研究工作設想;
四、聯系方式
張晟卯:E-mail:zsm@henu.edu.cn
電話:0371-25152077
網址:http://ercn.henu.edu.cn/
書面材料郵寄地址:
河南省開封市金明大道 河南大學納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郵編:475004。
未來中心將緊密圍繞國家納米材料發展戰略、行業產業重大需求和共性技術難題,在所確立的主要方向上,聚集和培養高層次人才,協同攻關,取得更多標志性成果,實現學科可持續發展。
2016年中心面向海內外誠聘各類人才
一、崗位:
1、領軍人才: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長江學者特聘(講座)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原學者、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大學“黃河學者”、河南大學特聘教授等各類高層次人才。
工作待遇:參考河南大學引進高層次人才工作待遇,(http://www.henu.edu.cn/html/rczp/cphnwgccrc/2015/01/09/30609d3d-5a90-4abe-8f27-9b63d447319d.html)特殊人才待遇可面議。
2、青年教師:海內外化學或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后)畢業并獲學位,相關待遇按河南大學相關規定執行。
3、博士后:已取得化學或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學位,具有較強科研能力。 待遇按照河南大學有關博士后的管理規定,全職博士后工資享受河南大學副教授工資待遇,同時享受科研津貼、科研獎勵。
二、招聘方向:
1.電化學儲能材料及應用
2.一維金屬納米材料
3.潤滑材料/摩擦學
4.理論化學
5.光催化/光電催化/熱催化
6.有機合成化學
7.有機超分子化學
8.應用化學(含精細化工)
9.有機薄膜晶體管(器件方面)
三、申請方式:
應聘者應準備如下材料:
(1)個人簡歷;
(2)相關學歷(學位)證書、代表性成果證書等復印件;
(3)研究工作設想;
四、聯系方式
張晟卯:E-mail:zsm@henu.edu.cn
電話:0371-25152077
網址:http://ercn.henu.edu.cn/
書面材料郵寄地址:
河南省開封市金明大道 河南大學納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郵編:475004。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西南林大杜官本院士、楊龍研究員團隊《ACS AMI》:海洋節肢動物多層級結構啟發多糖衍生木/竹材膠黏劑仿生設計 2024-02-05
- 浙理工余厚詠教授課題組《ACS Sustain. Chem. Eng.》封面:柚子皮氣凝膠表面生長聚苯胺/氧化鋅納米雜化物構建復合氣凝膠氣體傳感器 2022-06-08
- 中科院理化所謝政研究員和濟南大學關瑞芳教授等《Small》前瞻綜述:可聚合納米材料 - 硅烷功能化碳點 2021-12-21
- 江南大學劉天西/陳蘇莉、河南大學田志紅 Angew(Hot Paper): 超分子拓展的聚合物電解質助力高能全固態鋰金屬電池 2025-03-02
- 北航潘曹峰教授/河南大學曹瑞瑞副教授團隊 AFM:用于運動能量收集和光熱治療的摩擦電功能紡織品 2024-12-07
- 河南大學高躍岳/譚付瑞、國家納米中心丁黎明、河南師大秦朝朝 Adv. Mater.:光電效率超18%的呋喃類高分子有機光伏器件 2023-10-28
- 蘇大劉莊/楊光保教授團隊招聘博士后 - 材料合成、納米醫學(腫瘤診療、藥物遞送、免疫治療等)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