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經濟整體低迷的背景下,亞太地區知識競爭力表現出新特點。新興經濟體知識競爭力上升迅速,在某些方面的成就甚至超越了發達國家。不僅新加坡躍居第一位,前十名中新興經濟體占據了7席。以制造業為主的地區在經濟衰退中受到的沖擊更大,表明知識經濟具有更大的優越性。工業經濟的生產導向型特征仍很明顯,而物質產品的消費遠遠跟不上產能的擴張,一旦經濟進入衰退,去庫存、去產能過程對制造業為主的地區打擊尤為明顯。
中國板塊整體表現較好,但地區間有所分化。上海和北京表現優異,兩座城市的表現各具特點。上海知識競爭力系統結構的協調性較好,表現最突出的是其知識向經濟的轉化能力。上海的4個知識密集型制造業部門表現良好,其千人IT就業人數、千人汽車與機械工程就業人數、千人電子機械就業人數均排名第三,千人生物技術和化學就業人數排名第七,4個部門整體在33個地區中排名第四,而反映創新資源整合要素的每千人經理人數排名第五,優勢明顯。
北京的優勢在于其創新資源的高度集聚,由于高校和科研院所云集,其知識生產的優勢極其明顯。在創新的投入方面,北京的政府人均R&D經費支出遙遙領先,比第二名的東京高出35%;支持創新的人均私人股權投資同樣位居第一,是第二名新加坡的近三倍。在創新的第一階段產出方面,北京的每百萬居民專利數排名第五,并高居大陸地區榜首。總之,北京的知識競爭力系統構成的前端優勢非常突出。
上海交通大學應用經濟系主任、國際競爭力中心亞太分中心主任羅守貴教授認為,在世界經濟低潮階段,知識經濟發展面臨難得的機遇。由于知識經濟生產對社會經濟系統具有更好的適應性,那些能夠在這個階段抓住機會調整經濟發展結構和模式的地區,就會成功實現轉型并彎道超車。
據介紹,《2016亞太知識競爭力指數》是在總部位于英國的國際競爭力中心支持下,由國際競爭力中心亞太分中心完成。自2010年起,《亞太知識競爭力指數》連續發布,今年是第七年。
地區 |
指數 |
排名 |
地區 |
指數 |
排名 |
新加坡 |
126.4531 |
1 |
神奈川縣 |
99.35019 |
18 |
東京 |
117.6544 |
2 |
靜岡縣 |
98.69374 |
19 |
蔚山 |
115.5684 |
3 |
天津 |
98.56488 |
20 |
首爾 |
110.6122 |
4 |
京都 |
97.25856 |
21 |
上海 |
107.2193 |
5 |
栃木縣 |
96.75529 |
22 |
北京 |
105.6951 |
6 |
廣東 |
96.06709 |
23 |
香港 |
104.7705 |
7 |
江蘇 |
95.64376 |
24 |
以色列 |
104.5801 |
8 |
孟買 |
93.37915 |
25 |
臺灣 |
102.6404 |
9 |
班加羅爾 |
92.6445 |
26 |
愛知縣 |
102.0118 |
10 |
浙江 |
92.18523 |
27 |
西澳大利亞 |
101.9934 |
11 |
海得拉巴 |
91.73876 |
28 |
滋賀縣 |
101.1914 |
12 |
重慶 |
89.86535 |
29 |
大阪 |
100.6926 |
13 |
山東 |
89.30895 |
30 |
新南威爾士 |
100.6032 |
14 |
福建 |
88.98587 |
31 |
新西蘭 |
100.3165 |
15 |
湖北 |
88.94988 |
32 |
富山 |
100.2121 |
16 |
遼寧 |
88.90428 |
33 |
維多利亞 |
99.49032 |
17 |
|
鏈接:知識競爭力是指創造新的想法、思想、程序和產品,并且把它們轉化為經濟價值和財富的生產力及能力。它不僅包括提出新創意的能力,還包括開發其經濟價值的能力。
知識競爭力指數:“知識競爭力指數( World Knowledge Competition Index)”由總部位于英國的國際競爭力中心提出。自2002年起,該中心開始發布《全球知識競爭力指數年度報告》,以全球125個主要地區作為評估對象,測定這些區域的知識競爭力指數并據此排定名次。亞太知識競爭力指數為該指數的一個板塊,自2010年開始發布。
- 暫無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