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利用殼聚糖在水體鉛污染凈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2016-10-27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重金屬鉛是一種具有神經毒性的金屬元素,可以通過皮膚、消化道及呼吸道渠道進入人體內與多種器官親和,從而對人體產生毒性效應,甚至產生致畸、致癌、致突變效應,被列為五大重金屬污染物之首。日前,中科院東北地理所于洪文、王娜娜等研究人員在水體鉛污染凈化研究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發布于《工業與工程化學研究》。
研究表明,鉛對水生生物的安全濃度為0.16mg/L,自來水中可接受的鉛最大濃度僅為0.05mg/L。因此,如何高效去除水體中的鉛,降低水體鉛污染程度顯得尤為重要。中科院東北地理所的科研人員,利用天然高分子材料-殼聚糖,通過一種簡單、綠色的方法成功開發制備了具有海綿結構的黃原酸化硫脲殼聚糖吸附材料,并在污染水體鉛的吸附凈化研究中取得成功。
研究表明,該材料對鉛離子具有優秀的選擇性吸附能力,飽和吸附量可達到188.04mg/g,對于濃度在200ppm以內的含鉛廢水,其對鉛離子的去除率在1小時以內可達到90%以上。此外,由于該材料呈三維的立體結構,極易實現其與廢水的快速分離,同時還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可實際應用于固定床等水體污染吸附凈化反應裝置。 該成果目前已經申請了發明專利。
原文鏈接: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iecr.6b00694

研究表明,該材料對鉛離子具有優秀的選擇性吸附能力,飽和吸附量可達到188.04mg/g,對于濃度在200ppm以內的含鉛廢水,其對鉛離子的去除率在1小時以內可達到90%以上。此外,由于該材料呈三維的立體結構,極易實現其與廢水的快速分離,同時還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可實際應用于固定床等水體污染吸附凈化反應裝置。 該成果目前已經申請了發明專利。
原文鏈接: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iecr.6b00694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西南林杜官本/徐開蒙、UT王思群 Carbohyd. Polym.:纖維素、殼聚糖與ZIF-8電紡納米纖維制備及對銅離子高效吸附 2025-04-21
- 南華大學劉陽團隊 IJBM:一種單寧酸交聯的基于苯硼酸改性羧甲基殼聚糖的多功能水凝膠 2025-02-23
- 廣西大學林寶鳳教授團隊 IJBM: 銅氨纖維的新應用 - 原位合成 HKUST-1構建殼聚糖季銨鹽活性包裝膜 2025-02-20
- 賓夕法尼亞大學楊澍教授團隊 Sci. Adv.:液晶彈性體/鋯鈦酸鉛柔性熱釋電能量收集器 2025-02-17
- 香港城市大學胡金蓮教授團隊《ACS Nano》: 鈣鈦礦納米晶誘導的核殼無機有機納米纖維用于高效能量收集和自供電監測 2024-03-26
- 浙江大學周民團隊 Nano Today:微藻口服水凝膠協同治療鉛中毒相關疾病 2023-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