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理工成功研制首款全彩色量子點電致發光顯示屏
2016-12-28 來源:華南理工大學
2016年12月,首款基于稀土摻雜氧化物TFT(Ln-IZO TFT)技術的全彩色有源驅動量子點電致發光顯示屏(AM-QLED)研制成功,實現了彩色圖像顯示。該顯示屏獲得“973”項目的支持,由華南理工大學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彭俊彪教授研究團隊聯合廣州新視界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研發。
該團隊開發了發光量子點墨水研制方法和電致發光顯示屏結構設計,結合自主聯合研發的Ln-IZO TFT背板新技術和表面性能調控技術,獲得了亮度為400cd/m2, 分辨率為200*(RGB)*150,像素密度為120PPI,色域為109%(NTSC),對比度超過50000:1的2英寸有源驅動全彩色量子點電致發光顯示屏。
據介紹,華南理工大學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是有機/高分子光電材料與器件,包括AMOLED顯示材料、器件和工藝,在可溶性高性能有機/高分子發光材料設計與合成、全印刷彩色OLED顯示屏、高性能OLED器件結構設計與制備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研究成果)
廣州新視界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是由華南理工大學與創維集團成立的合資公司,目標是將華南理工大學在有機/高分子發光顯示領域的科技成果進行中試孵化及產業化,研制實現了全彩色、透明、柔性、高穩定性和高分辨率的AMOLED顯示屏,在AMOLED顯示屏研發方面取得了系列自主核心技術,申請/授權專利100多件。
該團隊開發了發光量子點墨水研制方法和電致發光顯示屏結構設計,結合自主聯合研發的Ln-IZO TFT背板新技術和表面性能調控技術,獲得了亮度為400cd/m2, 分辨率為200*(RGB)*150,像素密度為120PPI,色域為109%(NTSC),對比度超過50000:1的2英寸有源驅動全彩色量子點電致發光顯示屏。

噴墨打印技術制備的AM-QLED全彩色量子點電致發光顯示屏
發光量子點(Quantum Dot)是一種半導體納米晶,它具有發光效率高、發光光譜窄、色純度高、發光顏色可調控等特點,引起學界和業界的廣泛關注。量子點薄膜的電致發光可用于制備大色域、高光效、超薄、柔性可彎曲的顯示屏,在手機、電視、平板電腦等方面具有應用潛力。采用噴墨打印技術制備量子點薄膜電致發光顯示屏,有望實現低成本制造。據介紹,華南理工大學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是有機/高分子光電材料與器件,包括AMOLED顯示材料、器件和工藝,在可溶性高性能有機/高分子發光材料設計與合成、全印刷彩色OLED顯示屏、高性能OLED器件結構設計與制備等方面取得了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研究成果)
廣州新視界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是由華南理工大學與創維集團成立的合資公司,目標是將華南理工大學在有機/高分子發光顯示領域的科技成果進行中試孵化及產業化,研制實現了全彩色、透明、柔性、高穩定性和高分辨率的AMOLED顯示屏,在AMOLED顯示屏研發方面取得了系列自主核心技術,申請/授權專利100多件。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華南理工王志明、港科大林榮業/唐本忠 AM:涉及熱激子的雙通道階梯能量轉移策略構建具有窄發射和高亮度特性的高效穩定藍色OLED 2025-03-29
- 華南理工大學趙祖金教授課題組 Sci. Adv.: 純有機室溫磷光敏化劑制備高性能超熒光OLED 2025-03-24
- 華南理工大學趙祖金教授《Nat. Commun.》:利用手性TADF敏化劑和非手性MR分子構建超熒光圓偏振OLED 2025-03-04
- 石墨烯可望大幅提升柔性顯示屏性能 2016-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