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16日出版的《自然·光子學》雜志上,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研究人員發表論文稱,他們開發出一種新技術,通過添加有機鹵化銨,制造出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且性能更穩定的鈣鈦礦發光二極管(LED)。
過去10年來,LED的應用越來越廣,其節能、環保、壽命長、體積小,但制造成本也相對較高,降低LED制造成本是相關產業界的重要目標。鈣鈦礦算是一種古老的材料,1839年首次發現于俄羅斯烏拉爾山脈,因俄羅斯礦物學家列夫·波洛夫斯基而得名(鈣鈦礦的英文名稱是Perovskite)。這種材料多為立方體或八面體,具有奇特屬性。它可以是半導體,也可以是超導體,取決于其結構。作為一種新型功能材料,鈣鈦礦在環境保護和工業催化等領域具有很大的開發潛力。近幾年,因其在太陽能電池領域的應用而受到持續關注。
有機無機雜化的鈣鈦礦材料也被很多科學家視為氮化鎵等LED制備材料的替代品,但成膜效率低、穩定性不高這兩個缺點制約了其在LED領域的應用。此次,普林斯頓大學研究人員開發的新技術解決了這一問題。他們在論文中稱,在制造鈣鈦礦薄膜時,在鈣鈦礦溶液中添加有機鹵化銨,尤其是長鏈有機鹵化銨,會使鈣鈦礦晶體顆粒小很多,制成的鈣鈦礦薄膜更薄、更光滑。而這樣的鈣鈦礦薄膜意味著更好的外部量子效率,會使發光二極管的效率更高,穩定性更好。
鈣鈦礦型發光二極管結構與能量圖
相比于硅和其他LED制備材料,鈣鈦礦更廉價,制備工藝也更簡單。研究人員稱,新技術將加速鈣鈦礦在照明、顯示、激光領域的商業應用,使未來的LED產品更高效且廉價。
論文鏈接:http://www.nature.com/nphoton/journal/vaop/ncurrent/full/nphoton.2016.269.html
- 華南理工王志明、港科大林榮業/唐本忠 AM:涉及熱激子的雙通道階梯能量轉移策略構建具有窄發射和高亮度特性的高效穩定藍色OLED 2025-03-29
- 華南理工大學趙祖金教授課題組 Sci. Adv.: 純有機室溫磷光敏化劑制備高性能超熒光OLED 2025-03-24
- 華南理工大學趙祖金教授《Nat. Commun.》:利用手性TADF敏化劑和非手性MR分子構建超熒光圓偏振OLED 2025-03-04
- 南科大郭旭崗/馮奎/廉卿團隊 Nat. Mater.:基于氰基功能化n-型高分子半導體電子傳輸層的高性能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2025-03-05
- 華南師范大學姜小芳教授《Nano Lett.》:基于膽甾相液晶聚合物薄膜的波長可調諧鈣鈦礦圓偏振微納單模激光 2025-03-04
- 華南師范大學胡小文 AFM:基于膽甾相液晶聚合物薄膜的鈣鈦礦圓偏振光電探測器 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