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本忠院士:發展先進功能性材料也是“硬道理”
2017-03-27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發光材料的研發十分重要。世界充滿光,可以說人類最早的科學研究是從光開始的。高效發光材料不僅節省能源,還能應用于各個領域,可以說有無限的可能性。”近日,在北京理工大學和德國Wiley出版社聯合舉辦的“專刊發布會暨AIE發展前沿學術研討會”上,記者見到了“AIE材料之父”、香港科技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唐本忠。
多年來,科學家一直在試圖解決熒光材料研究中的一個棘手問題:熒光分子在聚集狀態下熒光猝滅。分子在聚集狀態下,發光能力減弱甚至完全消失。熒光猝滅讓許多有潛力的分子被實際應用拒之門外。
無意間,唐本忠團隊發現了一類有機分子只在聚集狀態下才發光。這些分子呈非平面螺旋槳或風車形狀,當堆積在一起時,其分子內運動受阻,因此不能以分子運動形式耗散能量,只能以光的形式釋放能量。這種現象被唐本忠稱之為聚集誘導發光(AIE)。
AIE在發光材料領域開辟了一片廣闊的新疆土,一系列先進功能材料接踵而至。唐本忠表示,新材料廣泛適用于光電器件、環境監測、生物醫藥等各個領域。例如,水溶性AIE材料本身在水中不發光,但只要碰上能與其結合的被檢測分子,綁定了追蹤成分的AIE材料就會立刻發光。因此該材料能在污染物檢測、生物“探針”等領域“大顯身手”。
“十分簡單但高效,而且即時便能有可視化結果。”唐本忠說,AIE材料正是先進功能性材料的一個縮影,這些材料有“化腐朽為神奇”的魔力,能將科幻故事中的場景實現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預見有一天,我們也可以把手機卷起來塞進口袋,手機屏幕再也不怕摔了。”他笑道。
目前,我國材料科學發展勢頭良好,唐本忠表示,在基礎研究方面已經名列世界前茅,產業規模逐步發展壯大,技術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部分關鍵材料依賴進口;有些材料仍然停留在實驗室里,尚未實現產業化。
我國應當關注先進功能材料的發展,唐本忠提到,“我國已經能把很多通用材料做到‘極致’,但高端材料仍需進口。因此,應當努力發展高精尖材料,以應對日新月異的全球變化和社會需求。”
而對于如何讓新材料走出實驗室,唐本忠感受頗深,“我是一個學者,所以覺得基礎研究相對容易,而讓成果走向市場相對困難,這個過程會遇到很多挑戰。”目前,他創建的公司正穩步發展,生產的AIE材料在海外能以每克十幾萬元人民幣的價格銷售。“既能造福社會,也能回饋個人,成果轉化得好就是雙贏。”
“國家一直強調和重視新材料的產業化問題,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應循序漸進,我國材料學的發展和產業化都需要一個過程。”唐本忠說。也許就像美國馬里蘭大學熒光研究所主任Chris Geddes在AIE材料發展之初所說的,“在不勝枚舉的熒光技術中,AIE技術能否脫穎而出從書架走上貨架,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

無意間,唐本忠團隊發現了一類有機分子只在聚集狀態下才發光。這些分子呈非平面螺旋槳或風車形狀,當堆積在一起時,其分子內運動受阻,因此不能以分子運動形式耗散能量,只能以光的形式釋放能量。這種現象被唐本忠稱之為聚集誘導發光(AIE)。
AIE在發光材料領域開辟了一片廣闊的新疆土,一系列先進功能材料接踵而至。唐本忠表示,新材料廣泛適用于光電器件、環境監測、生物醫藥等各個領域。例如,水溶性AIE材料本身在水中不發光,但只要碰上能與其結合的被檢測分子,綁定了追蹤成分的AIE材料就會立刻發光。因此該材料能在污染物檢測、生物“探針”等領域“大顯身手”。
“十分簡單但高效,而且即時便能有可視化結果。”唐本忠說,AIE材料正是先進功能性材料的一個縮影,這些材料有“化腐朽為神奇”的魔力,能將科幻故事中的場景實現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預見有一天,我們也可以把手機卷起來塞進口袋,手機屏幕再也不怕摔了。”他笑道。
目前,我國材料科學發展勢頭良好,唐本忠表示,在基礎研究方面已經名列世界前茅,產業規模逐步發展壯大,技術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部分關鍵材料依賴進口;有些材料仍然停留在實驗室里,尚未實現產業化。
我國應當關注先進功能材料的發展,唐本忠提到,“我國已經能把很多通用材料做到‘極致’,但高端材料仍需進口。因此,應當努力發展高精尖材料,以應對日新月異的全球變化和社會需求。”
而對于如何讓新材料走出實驗室,唐本忠感受頗深,“我是一個學者,所以覺得基礎研究相對容易,而讓成果走向市場相對困難,這個過程會遇到很多挑戰。”目前,他創建的公司正穩步發展,生產的AIE材料在海外能以每克十幾萬元人民幣的價格銷售。“既能造福社會,也能回饋個人,成果轉化得好就是雙贏。”
“國家一直強調和重視新材料的產業化問題,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應循序漸進,我國材料學的發展和產業化都需要一個過程。”唐本忠說。也許就像美國馬里蘭大學熒光研究所主任Chris Geddes在AIE材料發展之初所說的,“在不勝枚舉的熒光技術中,AIE技術能否脫穎而出從書架走上貨架,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港中文(深圳)唐本忠院士、深圳大學王東教授等 Nat. Protoc.: NIR-II激發AIE仿生納米用于肺結核活體光學診療 2025-04-18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唐本忠院士團隊 AFM:自上而下法制備AIE/柔性木基傷口敷料 - 助力耐藥菌感染傷口快速愈合 2025-02-13
-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團隊/武大王富安課題組 JACS:設計一種AIE螺環近紅外發射探針用于DNAzyme敏化增強的乳腺癌光熱治療 2024-12-14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唐本忠院士/趙征教授團隊《ACS Nano》:細胞膜靶向的聚集誘導發光分子用于神經追蹤和損傷的可視化 2025-01-21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唐本忠院士與趙征教授團隊《ACS Nano》綜述:聚集誘導發光材料實現高分辨生物成像 2025-01-07
- 港中深唐本忠院士/北理工黎朝 AM:基于AIE活性納米復合水凝膠的可穿戴交互式信息-傳感材料 2024-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