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全國結構化學會議在福州召開
2007-10-30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結構化學
10月26日,第五屆全國結構化學學術會議在福州拉開帷幕,來自美國、歐洲、日本、香港、中國內地等地的400多名化學工作者參加會議。會議期間,還舉行了美國《晶體生長與設計》雜志中國戰略研討會和2007年度盧嘉錫科學教育基金會頒獎儀式。
開幕式上,本屆會議主席、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所長洪茂椿院士在致辭中說,結構化學不但與其它化學分支學科聯系密切,而且在材料科學、生物科學等學科的研究中起著重要作用。自1963年以來,在以盧嘉錫院士為代表的老一輩科學家的關心和支持下,中國化學會已主辦了四次全國性結構化學(最初稱“物質結構”)會議,極大地推動了我國相關研究工作的發展,為本屆會議的召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據悉,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科學研究投入的加大,我國結構化學研究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其在相關學科的作用也日益彰顯。我國學者在國際一流學術刊物上發表了大量高質量論文,學術地位日益提高,擔任了包括Crystal Growth & Design、Inorg. Chem.,Dalton等一批國際主流學術刊物的副主編、編委、編輯顧問等職務。參加本次會議交流的論文近400篇,內容涵蓋了原子團簇化學、晶體生長與設計、超分子化學、功能化合物的合成與結構、納米材料的結構與性質、生物過程中的結構化學、催化過程中的結構化學、結構化學研究的實驗及理論方法等方面,具有選題廣泛、立論新穎的特點。
會議期間,美國《晶體生長與設計》雜志主編Robin D. Rogers教授將就該雜志中國戰略問題與中國同行交流研討。大家認為,國外學者介入中國的結構化學會議,可以加強國際交流,有利于擴大我國學術界的影響力,提升我國結構化學研究在國際上的地位。
盧嘉錫科學教育基金會面向全國設獎。頒獎儀式上,廈門大學田昭武院士榮膺首屆“化學獎”,獎金10萬元;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福州大學和福建中醫學院的4名博士生導師獲“優秀導師獎”,各得獎金1萬元;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廈門大學和福州大學的13名博士生獲“優秀研究生獎”,各得獎金5000元。
開幕式上,本屆會議主席、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所長洪茂椿院士在致辭中說,結構化學不但與其它化學分支學科聯系密切,而且在材料科學、生物科學等學科的研究中起著重要作用。自1963年以來,在以盧嘉錫院士為代表的老一輩科學家的關心和支持下,中國化學會已主辦了四次全國性結構化學(最初稱“物質結構”)會議,極大地推動了我國相關研究工作的發展,為本屆會議的召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據悉,近年來隨著國家對科學研究投入的加大,我國結構化學研究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其在相關學科的作用也日益彰顯。我國學者在國際一流學術刊物上發表了大量高質量論文,學術地位日益提高,擔任了包括Crystal Growth & Design、Inorg. Chem.,Dalton等一批國際主流學術刊物的副主編、編委、編輯顧問等職務。參加本次會議交流的論文近400篇,內容涵蓋了原子團簇化學、晶體生長與設計、超分子化學、功能化合物的合成與結構、納米材料的結構與性質、生物過程中的結構化學、催化過程中的結構化學、結構化學研究的實驗及理論方法等方面,具有選題廣泛、立論新穎的特點。
會議期間,美國《晶體生長與設計》雜志主編Robin D. Rogers教授將就該雜志中國戰略問題與中國同行交流研討。大家認為,國外學者介入中國的結構化學會議,可以加強國際交流,有利于擴大我國學術界的影響力,提升我國結構化學研究在國際上的地位。
盧嘉錫科學教育基金會面向全國設獎。頒獎儀式上,廈門大學田昭武院士榮膺首屆“化學獎”,獎金10萬元;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福州大學和福建中醫學院的4名博士生導師獲“優秀導師獎”,各得獎金1萬元;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廈門大學和福州大學的13名博士生獲“優秀研究生獎”,各得獎金5000元。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曉靖)
相關新聞
- 化學所成功合成新奇的“俄羅斯套娃”型金屬富勒烯 2009-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