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院簡介
2017年6月,在中山大學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基礎上,中山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正式成立,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是中山大學深圳校區首批建設的“新工科”學院之一。中山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科起源于1982年成立的原中山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教研室,經三十余年的發展,現已成為廣東省重點學科,擁有完整的工學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后人才培養體系和資質。學院擁有一支以青年教師為主的師資隊伍,入選“千人計劃”、“新世紀優秀人才”、“廣東省特支計劃”、“珠江科技新星”等國家/省部/市級人才計劃11人次。
學院建有廣東省傳感技術與生物醫療儀器重點實驗室、廣東省便攜式普及型先進實用醫療器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州市生物醫療儀器設備重點實驗室等省市級科研平臺。學院致力于生物醫學工程 “新工科”人才培養,在生物材料、生物醫學傳感、以及高端醫療儀器/設備方面進行科學研究及關鍵技術研發,服務國家戰略及地方產業發展需求。在優厚的條件和新的機遇下,現誠邀海內外生物醫學工程領域杰出人才和青年學者加盟!
二、招聘學科領域
本學院主要招聘生物材料、生物物理、生物醫學傳感、醫學影像、醫療儀器、醫療器械、康復工程、機械工程等主要學科大類/專業背景人才,以及臨床檢測、體外診斷、電子器件、生物醫學信號處理、運動生物力學、自動化控制、納米藥物載體、干細胞、組織工程、植/介入醫療器械/器件等具體領域或相關領域研究經歷的人才。
三、招聘崗位
(一)國家“千人計劃”創新人才長期項目崗位
(二)國家“千人計劃”外專長期項目崗位
(三)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崗位
(四)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崗位
(五)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崗位
(六)中山大學“百人計劃”引進人才崗位
(七)中山大學專職科研系列崗位
(八)中山大學博士后研究人員崗位
四、招聘條件
(一)基本要求
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為人師表,學風端正,關愛學生,團結協作。具有承擔本科專業基礎課或專業核心課程教學的能力。
(二)崗位要求
1.國家“千人計劃”創新人才長期項目崗位
一般應在海外取得博士學位,年齡不超過55周歲;在海外知名高校、研究院所、國際知名企業擔任正教授或相當職務;具有世界一流的研究水平或廣泛國際學術影響力。
2.國家“千人計劃”外專長期項目崗位
65周歲以下,非華裔外籍專家,擁有海外知名大學教授、知名研究機構研究員的頭銜或知名企業中層以上管理經驗。
3.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崗位
從事自然科學或工程技術領域研究,年齡不超過40周歲;取得國內外知名大學博士學位,并有3年以上連續海外科研工作經歷;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或知名企業研發機構有正式教學或科研職位的青年拔尖人才。
4.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崗位
自然科學、工程技術類人選不超過45周歲;一般具有博士學位,在教學科研一線工作;海外應聘者一般應擔任高水平大學副教授及以上職位或其他相應職位,國內應聘者應擔任教授或其他相應職位。
5.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崗位
自然科學、工程技術類人選不超過38周歲;一般具有博士學位,在教學科研一線工作;國內應聘者一般應擔任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
6.中山大學“百人計劃”引進人才崗位
取得國內外知名大學博士學位;具有重要國際學術影響的領軍人才或具有較高學術造詣的中青年杰出人才或具有較好發展潛力的青年學術骨干。
7.中山大學專職科研系列崗位
海內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機構的優秀博士后或博士,或具有海內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機構工作經歷的人員。
8.中山大學博士后研究人員崗位
年齡在35歲以下,畢業年限不超過兩年,具備較高的學術水平和較強的科研能力的海內外優秀博士。
五、待遇
1. 對于中組部千人計劃系列,享受中央財政給予引進人才的一次性補助;并享受國家和廣東省、深圳市對于“千人計劃”專家的其他優惠政策、待遇;學校將同時提供優厚的生活補貼及薪金、以及充足的科研啟動經費。
2. 對于中山大學“百人計劃”系列崗位,學校根據所屬學科的現有條件和實際需要,提供科研啟動經費支持;并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及社會保險、醫療、假期等福利待遇;提供安家補貼,為符合條件的專家提供住房貨幣補貼;學校將在科研和辦公條件、團隊建設、研究生招生、周轉住房等方面給予引進人才相應的政策傾斜。其它待遇可面議。
3. 對于其它崗位,按中山大學聘任規程有關規定執行。學校按相關規定提供優厚的工資、保險、福利等待遇;并可根據個人意愿辦理戶口遷移。
六、招聘流程
(一)應聘者提交個人學術簡歷至學院聯系人郵箱。
(二)經與學院聯系并確認引進需求情況后,填寫相應表格,并附上相關佐證材料。
(三)本招聘信息常年有效,應聘者可隨時申報。
七、評聘節奏
(一)國家“千人計劃”根據國家安排進行,一般在6-7月啟動,每年1次。符合條件的海外引進人才,到校后一年內可以申報“千人計劃”人才項目。
(二)“長江學者獎勵計劃”根據教育部安排進行,一般在6-7月啟動,每年1次。
(三)“百人計劃”人才評聘根據需要每月評聘1-2次。
(四)新建學院教師聘任綠色通道,可根據需要,每月評聘1次。
(五)專職科研人員、博士后招聘,每周評聘1次。
八、深圳市政策支持
(一)詳情可參閱:
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http://www.szsti.gov.cn/info/policy/sz/
孔雀計劃http://www.szsti.gov.cn/info/policy/sz/4
“孔雀計劃”是深圳市于2010年10月推出的引進高技術人才的項目。納入“孔雀計劃”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可享受160萬至300萬元的獎勵補貼,并享受居留和出入境、落戶、子女入學、配偶就業、醫療保險等方面的待遇政策。
(二)科技計劃
深圳市對落戶深圳的高層次引進人才設有相應的科技計劃項目,支持力度大;對于已獲得國家、省部級的科研項目有配套經費支持。為營造有利于海外高層次人才來深創新創業的良好生活環境,海外高層次引進人才還可享受其他優惠獎勵政策。
九、聯系方式
聯系人: 鐘老師
聯系郵箱:zhongh37@mail.sysu.edu.cn
- 中山大學腫瘤醫院楊江教授 JCR:可吸入式pH響應型電荷反轉聚合物-siRNA復合物用于ALK融合陽性肺癌靶向基因治療 2025-03-31
- 中山大學張澤平/容敏智/章明秋團隊:聚合物可逆互鎖網絡與固態超滑協同實現粘-不粘復合防污涂層的時序防污機制演變 2025-01-30
- 中山大學賈昭君課題組 AHM: “裝甲”活體益生菌平臺 - 糖尿病感染傷口愈合的創新解決方案 2025-01-25
- 武漢輕工大學朱鏈/未本美、湖北工程學院汪海波 Polym. Rev.: 膠原生物材料的最新進展 - 從提取、交聯到組織再生 2025-03-21
- 西南大學李楠楠課題組 Nat. Commun.: 發現一種聚合水凝膠 - 幫助有益菌促進植物生長并適應酸性土壤 2025-02-21
- 浙大王征科課題組《Adv. Sci.》綜述:生物材料在角膜再生中的應用 2025-01-02
- 深圳大學陳仕國教授團隊《Prog. Mater. Sci.》綜述:周圍神經損傷修復用聚合物支架 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