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太陽電池由于具有質輕,柔性,可低成本溶液加工大面積器件等優點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有機太陽電池的界面調控對于其性能至關重要。在有機太陽電池器件的活性層與電極之間加入一層界面材料可以顯著提高有機太陽電池的性能。水醇溶共軛聚合物/小分子是一類高性能的界面材料,其可采用環境友好型溶劑(水或醇類)加工。由于大多數有機半導體的加工溶劑(氯仿,氯苯,甲苯等)為非極性溶劑,水醇溶共軛聚合物/小分子可以有效避免加工過程對其它層材料的侵蝕,從而有利于制備多層器件。另外,水醇溶共軛聚合物/小分子還可以改善電池器件中活性層與電極的接觸,提高電荷傳輸和收集效率。n型水醇溶共軛聚合物/小分子由于具有更深的電子能級和較高的電子遷移率而表現出更好的電荷傳輸與收集性能。除此之外,通過對n型水醇溶共軛聚合物/小分子進行摻雜也是提高其性能的一種重要方法。
華南理工大學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黃飛教授課題組在有機太陽電池界面材料的設計、合成與性能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不僅開發了一系列的高效水醇溶界面材料,并且采用其制備了高效的有機太陽電池。近日,該課題組采用萘酰亞胺(NDI)和苝酰亞胺(PDI)單元通過Sonogashira偶聯反應合成了兩種具有良好平面性的n型水醇溶小分子(NFN和PFP)。其側鏈的叔胺基團可以對n型的主鏈共軛結構進行有效摻雜。NFN和PFP可以作為性能優良的陰極界面材料應用于有機太陽電池中。當以PTB7-Th:PC71BM作為活性層,NFN和PFP的厚度為5nm時,相應的有機太陽電池器件效率高達8.59%和9.80%。值得一提的是,具有更高遷移率的PFP可以作為厚膜加工的界面材料,當其厚度達到60nm時,有機太陽電池的器件效率仍然可以維持在6.79%。
該工作不僅開發了新型的高效水醇溶界面材料,同時也表明高遷移率的水/醇溶共軛小分子界面材料可以在未來卷對卷印刷的大面積有機太陽電池方面具有應用前景,也為設計開發用于有機太陽電池的高效界面材料提供了一定的參考意義。相關文章發表在Science China Chemistry。Jinju Liu et al. Self-doped n-type small molecular electron transport materials for high-performance organic solar cells. Sci China Chem. 2017, 60: 1136-1144, doi: 10.1007//s11426-017-9057-1
論文鏈接:http://219.238.6.215/publisher/scp/journal/SCC/60/8/10.1007/s11426-017-9057-1?slug=full%20text
- 南科大何鳳教授、華科大邵明教授 Angew:新型柔性連接電子受體助力高性能可拉伸有機太陽能電池 2025-03-13
- 西工大劉劍剛教授團隊 AEM:控制第三組分分布實現高性能三元有機太陽能電池 2025-03-10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蔡平、華南理工大學薛啟帆 AFM:溶液加工的厚度不敏感陰極中間層在高效有機太陽能電池的研究進展 202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