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電活性聚合物用作電極材料時,常常發生溶脹或收縮,并且循環期間極有可能發生降解,因此導電高分子循環期間的長期穩定性是一個有待突破的難題。而聚吲哚與常見導電高分子(如:聚苯胺、聚吡咯、聚咔唑及其取代的衍生物)相比,具有相對優異的熱穩定性、高氧化還原活性、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和更慢的降解速率,是作為超級電容器等儲能裝置電極材料的良好選擇。
一直以來,聚吲哚的合成方法主要有化學氧化合成法和電化學合成法。這兩種合成方法所用到的試劑(如:乙腈、氯仿)昂貴且對環境具有污染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聚吲哚的合成及應用,所以如何“綠色”、低成本、高效地合成聚吲哚是擋在聚吲哚實際應用前的一道障礙。
基于上述問題,東華大學楊升元副教授-朱美芳教授課題組將乙醇作為吲哚單體的溶劑,將過硫酸銨(APS)和水的混合物作為氧化劑,在0℃及惰性氣體氛圍下合成了聚吲哚,避免了傳統有毒溶劑的使用,并且合成的聚吲哚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在500℃下,失重率僅為24%。該“綠色”合成方法為聚吲哚在能源、生物醫用等領域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綠色合成得到的聚吲哚復合納米纖維形貌)
在此基礎上,本課題組以不銹鋼紗布作為電極的基體,通過靜電紡絲一步法制備聚吲哚/碳納米管復合納米纖維電極,所組裝的對稱柔性超級電容器性能得到大幅提升。采用三電極測試體系,以Ag/AgCl作為參比電極,當電流密度為1.0A g-1時,聚吲哚/碳納米管復合納米纖維電極的比電容量可達476F g-1。此外,超級電容器具有較高的功率密度、能量密度以及較好的循環穩定性,充放電循環2000次后,電容保持率達95%。
(靜電紡絲一步法制備聚吲哚納米纖維基電極并組裝柔性超級電容器示意圖)
為了進一步提升聚吲哚/碳納米管復合納米纖維作為電極的性能,課題組將靜電紡和靜電噴這兩種技術進行結合,通過調控電紡與電噴針頭之間的距離來控制復合材料的微觀形貌,從而實現了兩種技術及兩種材料的協同效應,而不僅僅是簡單疊加,所制備的三維海綿狀納米材料首次在柔性超級電容器上得到應用。當兩針頭間距為8cm時,將所得到的納米海綿作為電極材料,使得所組裝的超級電容器性能進一步提升,因為納米海綿的三維骨架大大提升了電極材料的比表面積。采用三電極測試體系,以Ag/AgCl作為參比電極,當電流密度為1.0A g-1時,聚吲哚/碳納米管復合納米海綿電極的比電容量可達555F g-1。該工藝不僅為提升聚吲哚納米纖維電極材料的性能提供了一種簡單的方法,更為零維的納米顆粒(如:V2O5、Co3O4等過渡金屬氧化物、碳基顆粒和銅等導電納米金屬球)和一維的納米纖維(如:聚吲哚、聚吡咯等導電高分子納米纖維)有效地結合,從而構筑成高性能的海綿狀三維結構的電極材料提供了一種可控的途徑。
(基于電紡/電噴協同效應的三維納米骨架結構及其性能比較)
綜上,本課題組實現了從聚合-紡絲-器件的系統研究,為聚吲哚納米纖維在超級電容器等儲能器件上的應用提供了參考。
此一系列研究工作最近陸續發表在Materials Letters、Electrochimica Acta、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獲選為當期封面)上,東華大學材料學院及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留學生Mike Tebyetekerwa(來自烏干達)是論文的第一作者,楊升元副教授和朱美芳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該項工作得到上海市晨光計劃、上海市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教育部創新團隊的資助。
參考文獻:
1. M. Tebyetekerwa, S. Yang*, M. Zhu* et al., Mater. Lett., 2017, 209, 400-403.
2. M. Tebyetekerwa, S. Yang*, M. Zhu* et al., Electrochim. Acta, 2017, 247, 400-409.
3. M. Tebyetekerwa, S. Yang*, M. Zhu* et al., J. Mater. Chem. A, 2017, DOI: 10.1039/C7TA06242G (Back Cover)
論文鏈接: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7577X17312612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346861731455X
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7/ta/c7ta06242g#!divAbstract
- 吉大陳學思院士、孫靜教授團隊 JACS:聚類肽輔助因子精準調控熊果酸螺旋納米纖維原位動態組裝實現協同腫瘤增效治療 2025-05-13
- 蘇州大學程絲教授團隊 Small:具有徑向/定向組合結構的高效拒鹽納米纖維水凝膠基太陽能蒸發器 2025-05-06
- 華南師大張振、湖北大學尤俊 Carbohyd. Polym.:“準溶劑”自剝離法低能耗制備纖維素納米纖維 2025-04-24
- 中飛院楊云云、川大蔡緒福課題組《Appl. Energ.》:一種具有強韌性和多重可回收性的新型本征光熱相變儲能材料 2022-12-28
- 天津科大司傳領、王冠華課題組 Carbon:一種簡便、可規模化制備的“籠狀”木質素基酚醛樹脂介孔碳及其在超級電容器中的應用 2022-06-04
- 西工大張秋禹教授課題組《Small》:一種機械性能可調控光熱可復寫PCM/CNF-IR 780儲能納米紙 2022-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