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江雷院士和于存明博士等人在Adv. Funct. Mater.上以題為 “Morphology-Control Strategy of the Superhydrophobic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Surface for Effcient Bubble Adhesion and Wastewater Remediation”發表了不同形狀的超疏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片對于氣泡黏附和在水環境中負載臭氧降解甲基藍的研究成果。由于臭氧本身在水中的溶解度差,不利于臭氧對水體的凈化,本文利用微氣泡在超疏水表面的黏附作用,實現了氣泡在水相環境中的長時間停留,并在有機染料污染物的降解方面得到了較好的應用。
圖1 超疏水PMMA 圓片(SPCS)的制備和形貌表征
(a) SPCS的制備過程;
(b) SPCS的光學俯視圖;
(c) SPCS的SEM圖,插圖為由超疏水納米硅顆粒組成的SPCS表面;
(d) SPCS表面的水接觸角和水下氣泡的接觸角。
圖2 氣泡在不同形狀超疏水PMMA片上的黏附及脫離過程
(e) 氣泡在五角星形PMMA片頂角處運動的光學圖片和受力分析;
(f) 不同形狀的PMMA片的氣泡黏附效率。
圖3 SPCS大小對氣泡黏附效率的影響
SPCS氣泡黏附效率與直徑之間的關系。
圖4 氣泡在SPCS上的黏附和脫離過程
不同直徑的SPCS(0.5, 1.0, 1.5, 2.0和3.0 cm)氣泡粘附和脫離的光學照片。
圖5 SPCS氣泡黏附效率的影響因素(溫度、深度)
SPCS氣泡黏附效率與環境溫度和浸入深度的關系。
圖6 超疏水PMMA圓片陣列(SPCSA)用于甲基藍降解
(a) 氣泡在SPCSA上的鋪展過程;
(b) SPCSA參與的臭氧降解甲基藍過程;
(c) 臭氧(O3)降解甲基藍(MB)的時間與臭氧流速之間的變化關系;
(d) 臭氧(O3)降解甲基藍(MB)的效率與臭氧流速之間的變化關系。
本文采用激光切割、超疏水修飾等方法,制備了超疏水性的PMMA表面;并通過調控超疏水PMMA表面的宏觀形貌,實現了水下氣泡的高效黏附,有效地解決了氣/液反應體系中的氣泡上升問題。在此基礎上,作者進一步發展出了超疏水的PMMA圓片陣列,并將其應用于臭氧降解甲基藍(MB)溶液的過程中。實驗發現超疏水PMMA圓片陣列可以明顯的縮短甲基藍溶液的降解時間、提高臭氧反應氣體的降解效率。該方法有望在污水處理等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并推廣應用到常見的氣/液反應體系當中,提高氣/液反應效率。
論文鏈接: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1702020/full
- Orlando J. Rojas教授/盧翊研究員 AFM:木質素原位重組超疏水木材 2025-04-22
- 浙大王征科課題組《Appl. Mater. Today》綜述:聚合物基潤滑減阻材料的設計和應用 2025-02-07
- 浙工大馮杰/涂書畫團隊 Small:具有優異抗灰塵沉積性能的水性可復涂透明超疏水涂層 2025-02-04
- 西理工湯玉斐/空軍軍醫大學吳子祥 IJBM:一種任意塑性、輕質高強、用于鎖骨部位骨折創傷急救固定的PMMA“骨鎖”泡沫敷料 2025-04-28
- 上海有機所唐勇/王曉艷團隊 Macromolecules: 利用相同催化體系進行的 PMMA 基共聚物的合成、降解及升級回收 2023-08-31
- 北京化工大學馬志勇課題組 Adv. Sci.:萘苯胺結構的有機磷光基元 202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