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柔性應變傳感器已經成為未來發展智能材料的重點研究方向,其在人機交互系統、電子皮膚、人體運動行為監測系統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其中,可拉伸性及靈敏度是應變傳感器材料重要的性能指標,如何在實現高可拉伸性的同時大幅度提高靈敏度仍然是目前面臨的一個挑戰。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先進材料研究中心汪正平院士與孫蓉研究員領導的先進電子封裝材料創新科研團隊成功研發出一種具有低成本、高可拉伸性、高靈敏度等功能特性的柔性可拉伸應變傳感器材料,并成功實現對人體運動行為的實時監測。研究成果《通過電沉積法制備的基于微裂紋機理的鎳/石墨烯包覆的聚氨酯海綿三元雜化材料用于高靈敏度可穿戴柔性應變傳感器》在線發表在材料領域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DOI: 10.1039/c7tc03636a)上。
該團隊成員韓飛和張國平副研究員等利用聚氨酯海綿經過數次吸附還原過程制得導電性良好的石墨烯包覆聚氨酯海綿,然后通過電沉積方法,在其表面包覆一層帶有微裂紋的金屬鎳,最后利用柔性聚合物封裝方式制備出了鎳/石墨烯包覆的聚氨酯海綿柔性應變傳感器。該制備方法簡單、成本低,同時將電化學方法引入了傳感器的制備中,提高了其靈敏度。該柔性應變傳感器表現出了良好的性能:寬應變范圍(0%~65%)、高靈敏度(36.03~3360.09)、快速響應時間(<100ms)、高可靠性(1000次拉伸及彎曲循環)。此外,該傳感器成功應用于人體手指彎曲活動監測以及面部肌肉拉伸監測等方面,充分展示了其在柔性可穿戴電子設備領域的良好應用價值。
三元雜化材料結構示意圖(上)電阻變化隨應變曲線(左下)以及面部肌肉拉伸測試(右下)
該項目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創新科研團隊和深圳市孔雀計劃團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聯合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深圳機器人市聯合基金,深圳市重點研究計劃等項目的支持。
論文鏈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7/tc/c7tc03636a#!divAbstract
- 中北大學王智教授團隊 CEJ: 通過動態交聯和大量氫鍵制備高性能易降解和可回收熱固性聚氨酯應用于泡沫傳感器 2025-05-06
- 韓國KAIST應鄔彬、寧波材料所朱錦 Macromolecules:紅海星啟發的水下自愈材料突破 2025-04-29
- 西北大學魏洪秋副教授、于游教授團隊 AFM:面向可定制化智能軟設備的多功能、可打印聚氨酯材料 2025-04-15
- 阿爾伯塔大學曾宏波教授 AFM:皮膚角質層啟發的本征保濕抗凍兩性離子水凝膠用于智能柔性傳感器 2025-04-14
- 天科大司傳領/徐婷、廣西林科院王軍鋒 SusMat 主封面論文:纖維素基水凝膠在柔性傳感器中的調控與作用機制 2025-02-25
- 濟大王鵬/河北工大孟垂舟/山大李陽/蘇州納米所張珽 Nano Energy:用于皮膚表面貼合的多功能相變水凝膠-柔性傳感器新篇章 202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