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上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舉辦新聞發布會,發布吸收血液用聚丙烯酸鈉鹽高吸收性樹脂兩項國際標準。
2017年8月14日,在經過中國、英國、法國、俄羅斯、日本、韓國等13個國家一致表決通過后,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在官網正式向全球發布實施ISO 19699-1《吸收血液用聚丙烯酸鈉高吸收性樹脂 第1部分:測試方法》和ISO 19699-2《吸收血液用聚丙烯酸鈉高吸收性樹脂第2部分:規格》這兩項國際標準。
這兩項國際標準由我國中小企業山東昊月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導制定,它們的發布實施對于引領婦女衛生巾等產品創新,改寫該類產品國際市場的競爭格局,將產生深遠影響。
高吸收性樹脂(SAP)是衛生巾、紙尿褲的主要原料。山東昊月公司與高校合作,積極創新攻關,研制出具有可降解特性的吸收血液用聚丙烯酸納鹽高吸收性樹脂材料。這一技術全球領先,每5毫升血液吸收時間小于50秒(國外同類產品大于120秒),吸收血液后的原料呈果凍微粒狀,干爽透氣,輕巧小薄,衛生環保,解決了木漿原料的各項不足。2005年該企業申報了國家專利。國家標準委、山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精心指導該企業將專利技術轉化為標準。2009年9月1日,《衛生巾高吸收性樹脂》國家標準正式頒布實施。由于新材料的吸收速度快,大大提升了衛生巾產品質量,高吸收性樹脂市場結構立即發生了變化,原來占市場主導地位的外國公司的產品占有率明顯下降,國內產品市場占有率快速上升。同時,提高了婦女衛生護理健康水平,給消費者帶來了福音;企業產值和效益連年翻番,從年產值百萬的小微型企業迅速成長為近億元的中小型企業,僅2010年一年利潤就是前五年利潤之和。
歷時5年,該公司成功將核心專利技術轉化為國際標準,有效提高了我國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打破了國外企業的壟斷。國家標準委副主任陳洪俊評價,這兩項標準是我國中小企業將核心專利技術轉化為國際標準、以標準引領創新發展的典型案例,有助于推動我國產品和企業“走出去”,促進行業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
“首次將自主吸收樹脂專利技術寫入國際標準,得益于中國企業近年來取得的技術突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俊貴介紹,這兩項標準填補了全球吸收樹脂行業有關國際標準的空白,也促進了我國高吸收性樹脂行業的轉型升級。
- 我國有望占領國際塑料標準制訂“制高點” 2010-12-28
- 中國制定納米材料國際標準將獲承認 2008-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