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數據庫每兩個月更新一次,本次數據的更新時間為北京時間2018年5月11日,覆蓋時間段為最新ESI數據統計周期為2008年1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
ESI是世界普遍采用的科研表現評價工具
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是衡量科學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的基本分析評價工具,它是基于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原湯森路透知識產權與科技事業部)Web ofScience(SCIE/SSCI)所收錄的全球12000多種學術期刊的1000多萬條文獻記錄而建立的計量分析數據庫。
目前,ESI已成為當今世界范圍內普遍用以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家/地區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工具之一,其數據庫以學科分門別類(共分22個學科),采集面覆蓋全球幾萬乃至十幾萬家不同研究單位的學科。
百強高校國際排名大幅進步
本次統計了科睿唯安公布的2018年5月ESI中國內地高校TOP100的數據,同時與2018年3月的排名情況進行了比較。
從統計數據來看,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大學兩所高校均進入國際前100名,這也是中國高校ESI綜合排名首次進入百強。
其中北京大學位居國內高校第一位,國際排名96位,入選學科數達到21個。近年來飛速發展的中國科學院大學位列國內高校第二,國際排名達到99位,入選學科數達到15個。清華大學國際排名113位,入選ESI前1%學科總數19個,綜合排名位居國內高校第三位。浙江大學國際排名120位,入選ESI前1%學科總數18個,排名第四。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復旦大學六所高校進入國際排名前200位。此外,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山大學和山東大學ESI綜合排名也進入內地高校前十位。
相比2018年3月份,百強高校國際排名全部大幅進步,其中進步較大的高校包括華北電力大學、南京郵電大學、深圳大學、中國礦業大學、濟南大學、杭州師范大學、 重慶醫科大學、 安徽醫科大學、寧波大學、江蘇大學等。
2018年5月的各校ESI綜合排名情況如下(按照各高校論文總引用次數進行排名;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和中國礦業大學三所高校并沒有區分兩地辦學的情況):
- 曼徹斯特大學李加深團隊《Mater. Design》: 靜電紡絲薄膜制備人造血管新策略 2024-03-15
- 重慶市中醫院余柯曉/重慶醫大梁冰 Mater. Design:相變型仿生骨磁體高效靶向聚集磁性納米微球介導磁熱驅動靶向化療骨肉瘤 2023-09-13
- 南林蔡旭敏副教授、港中深唐本忠院士團隊 CEJ:ESIPT禁阻的水楊醛希夫堿AIE分子用于雙模態加密解密 2023-05-09
- 《全國科技創新百強指數報告2020(企業、高校及研究機構篇)》在京發布 2020-06-02
- 最新ESI中國大學綜合排名百強出爐(2019年9月) 2019-09-14
- 2019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發布 | 清華、北大、浙大和上海交大躋身世界百強 2019-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