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一璞 問耕 假裝發自 凹非寺
來源:量子位QbitAI
傳統的3D打印,像往蛋糕上擠奶油一般,照著目標的樣子,一層一層擠出來。不光動作慢,而且外表粗糙,產品表面總有橫躺的一根一根的痕跡。
這實在太不完美了。但現在,一份剛剛發表在Science上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3D打印技術:將液體材料注入燒杯。
以光為刀,簡單照射。
需要打印的物體就在水中出現。
而且,打印出來的思想者雕塑,整體圓潤,表面光滑,全然不見那些參差的表面紋理。
憑空光刻
而利用光聚合反應,能夠合成任意的幾何形狀,開頭出現的神奇一幕,就是通過這個原理最終完成了3D打印。
研究人員為此開發了一種計算軸向光刻(CAL)方法。
CAL制造系統能夠選擇性的固化容器內的光敏液體(甲基丙烯酸酯明膠水凝膠)。這個系統把一組二維圖像,從不同的角度投射出來,這種多角度的曝光疊加,可以讓光敏液體固化成所需要的幾何形狀。
以打印“思想者”雕像為例,整套系統大體上就是下面這個樣子。
光從一個商用的DLP投影儀里射出,投向一個中間持續旋轉的系統,里面裝有光敏液體。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里,思想者就在液體里逐漸成型了。這個系統的核心就是CAL算法。
還是以“思想者”為例,想要真正完成打印并不容易。首先得進行三維模型的重建,包括2D的傅里葉變換。然后還得針對光敏液體的劑量進行優化計劃等等。
其中涉及的公式之一如下:
這些參數包括材料充分凝固的臨界劑量、樹脂的光學吸收系數、容器的旋轉速率徑向投影強度、光敏材料的衰減等等。
快速靈活
之前提到,普通的3D打印,主要是通過逐層堆疊一維或者二維單元的方式完成,但這種方法的速度有限,而且降低了表面質量,有可能導致機械性能的各向異性。
速度快是這套系統的優勢之一,而且還能使用不同的材料完成打印。
在“思想者”這個案例中,在不同的精度和材料條件下,打印時間為30-120秒。這套系統的最高精度,目前可以達到0.3毫米。
能打印的東西種類很多。
比方復雜度很高的牙科模型、晶格結構。還有飛機模型、水晶球等……
打印出來的物體甚至可以具備彈性。
甚至還能在已有物體上打印,譬如為一個螺絲刀桿,打印一個刀把。
在打印過程中,還涉及氧氣抑制、光場干涉、3D空間和2D投影之間的轉換匹配等問題。不過好在CAL算法支持.stl文件,可以廣泛支持此前3D打印的CAD模型。
與此前的Carbon3D相比,這套系統是一次性整體成型。而且在論文中作者表示,這套技術還能用于更大尺寸的3D打印。
這份研究的作者Brett E. Kelly、Indrasen Bhattacharya和Hossein Heidari來自UC伯克利和美國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
論文鏈接: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19/01/30/science.aau7114
- 南京大學成義祥教授團隊 Angew: 圓偏振紫外光激活的不對稱光聚合反應用于合成具有圓偏振發光活性的材料 2025-03-09
- 北京師范大學鄒應全教授團隊 CEJ:基于近紅外光聚合的立體光刻3D打印技術 2025-02-24
- 浙工大周密、浙大二院陳嘉 AHM:基于熒光聚合物自組裝策略構建胃食管反流診斷紙基傳感器 2025-01-16
- 加州理工學院高偉教授課題組與合作者 Science:基于聲波驅動的活體深部精準3D打印技術 2025-05-09
- 中國科大龔興龍教授團隊 Small:界面工程輔助3D打印硅橡膠復合材料 - 協同優化抗沖擊性能與電磁干擾屏蔽效能 2025-05-01
- 中國科大龔興龍教授課題組 Adv. Mater.:混合式3D打印剪切變硬彈性體,實現力學性能增強與智能可穿戴一體化設計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