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大渔直播,国产av成人无码免费视频,男女同房做爰全过程高潮,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搜索:  
教育部發布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
2019-04-10  來源:教育部

  4月9日,教育部網站公布《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實施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的通知》,宣布將全面實施“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啟動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

  通知顯示,2019—2021年,我國將建設10000個左右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點和10000個左右省級一流本科專業點。

通知全文如下。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實施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的通知

教高廳函〔2019〕1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

  為深入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和《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精神,貫徹落實新時代全國高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和《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系列文件要求,推動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做強一流本科、建設一流專業、培養一流人才,全面振興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能力,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經研究,教育部決定全面實施“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啟動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主要任務

  2019—2021年,建設10000個左右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點和10000個左右省級一流本科專業點。

二、建設原則

  面向各類高校。在不同類型的普通本科高校建設一流本科專業,鼓勵分類發展、特色發展。

  面向全部專業。覆蓋全部92個本科專業類,分年度開展一流本科專業點建設。

  突出示范領跑。建設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示范性本科專業,引領帶動高校優化專業結構、促進專業建設質量提升,推動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

  分“賽道”建設。中央部門所屬高校、地方高校名額分列,向地方高校傾斜;鼓勵支持高校在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建設一流本科專業。

“兩步走”實施。報送的專業第一步被確定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教育部組織開展專業認證,通過后再確定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

三、建設方式

  1.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工作分三年完成。每年3月啟動,經高校網上報送、教育主管部門或高校提交匯總材料、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提出推薦意見等,確定建設點名單,當年10月公布結果。

  2.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方案由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制訂,按照建設總量不超過本行政區域內本科專業布點總數的20%,分三年統籌規劃,報教育部備案后與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同步組織實施。每年9月底前,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將本年度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報教育部,當年10月與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單一并公布。

  3.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的專業,如同時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按照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公布。空出的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名額可延至下一年度使用。

  4.根據2019、2020年一流本科專業點建設情況,2021年將對各專業類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的建設數量和建設進度進行統籌。

四、報送條件

(一)報送高校需具備的條件

  1.全面落實“以本為本、四個回歸”。堅持立德樹人,切實鞏固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學基礎地位,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著力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2.積極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緊扣國家發展需求,主動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著力深化專業綜合改革,優化專業結構,積極發展新興專業,改造提升傳統專業,打造特色優勢專業。

  3.不斷完善協同育人和實踐教學機制。積極集聚優質教育資源,優化人才培養機制,著力推進與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強化實踐教學,不斷提升人才培養的目標達成度和社會滿意度。

  4.努力培育以人才培養為中心的質量文化。堅持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基本理念,建立健全自查自糾的質量保障機制并持續有效實施,將對質量的追求內化為全校師生的共同價值追求和行為自覺。

(二)報送專業需具備的條件

  1.專業定位明確。服務面向清晰,適應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符合學校發展定位和辦學方向。

  2.專業管理規范。切實落實本科專業國家標準要求,人才培養方案科學合理,教育教學管理規范有序。近三年未出現重大安全責任事故。

  3.改革成效突出。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教育理念先進,教學內容更新及時,方法手段不斷創新,以新理念、新形態、新方法引領帶動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

  4.師資力量雄厚。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和基層教學組織建設,教育教學研究活動廣泛開展,專業教學團隊結構合理、整體素質水平高。

  5.培養質量一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潛能,增強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畢業生行業認可度高、社會整體評價好。

五、報送辦法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以學校為單位組織報送。教育部直屬高校直接報教育部,其他中央部門所屬高校經主管部門同意后報教育部;地方高校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報教育部。各地各高校報送專業點數(比例)分年度下達。

六、組織保障

  (一)構建三級實施體系。教育部等14個“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負責部委(單位)統籌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組織實施工作,指導各地、各高校落實有關文件要求,加強一流本科專業建設,推動構建國家、地方、高校三級實施體系。

  (二)完善經費保障。中央部門所屬高校應當統籌利用中央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專項等中央高校預算撥款和其他各類資源,各地應當統籌地方財政高等教育資金和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展資金,支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

  (三)建立動態調整機制。教育部和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加強對計劃實施過程跟蹤,針對一流本科專業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建議,對于建設質量不達標、出現嚴重質量問題的專業建設點予以撤銷。

七、關于2019年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報送工作

  1.報送數量。中央部門所屬高校、部省合建高校2019年度報送的專業點數不超過本校本科專業布點數25%;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2019年度報送專業點數量不超過本地所屬地方高校本科專業布點總數的15%。

  2.在線登錄賬號和密碼。高校使用“高等教育質量監測國家數據平臺”的登錄賬號及密碼。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中央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須明確工作聯系人,于2019年4月15日前將姓名、單位、座機、手機、電子郵件、傳真號碼報至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文科處,獲取報送系統登錄賬號及密碼。

  3.在線報送時間和網址。在線報送時間為2019年4月20日—6月30日,請登錄“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報送系統”(網址:http://udb.heec.edu.cn),按照系統提示填報。

  4.在線審核和提交。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中央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須在2019年6月30日前,登錄報送系統,嚴格按照限額,完成所屬高校報送信息的在線審核和提交工作。

  5.紙質材料報送。高校在線報送完成后,請導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信息匯總表》,加蓋本校公章。教育部直屬高校、部省合建高校材料直接報教育部;中央部門所屬高校材料加蓋主管部門公章后報教育部;地方高校材料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加蓋公章后統一報送教育部。請于2019年7月1日前(以郵戳時間為準),將材料寄北京市西城區西單大木倉胡同35號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文科處,郵編:100816。

  聯系人及電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朱蓓蓓、徐健,010-66097823;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郭棟、南方,010-82213390、82213395。

附件:

1.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分專業類建設規劃

2.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信息采集表

教育部辦公廳

2019年4月2日

附件1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分專業類建設規劃

專業類代碼

專業類

擬建設數量

0101

哲學類

18

0201

經濟學類

126

0202

財政學類

38

0203

金融學類

206

0204

經濟與貿易類

144

0301

法學類

137

0302

政治學類

43

0303

社會學類

95

0304

民族學類

6

0305

馬克思主義理論類

57

0306

公安學類

34

0401

教育學類

189

0402

體育學類

147

0501

中國語言文學類

228

0502

外國語言文學類

609

0503

新聞傳播學類

236

0601

歷史學類

77

0701

數學類

192

0702

物理學類

100

0703

化學類

148

0704

天文學類

6

0705

地理科學類

119

0706

大氣科學類

11

0707

海洋科學類

16

0708

地球物理學類

12

0709

地質學類

13

0710

生物科學類

158

0711

心理學類

72

0712

統計學類

85

0801

力學類

21

0802

機械類

407

0803

儀器類

56

0804

材料類

240

0805

能源動力類

68

0806

電氣類

120

0807

電子信息類

437

0808

自動化類

123

0809

計算機類

577

0810

土木類

215

0811

水利類

41

0812

測繪類

41

0813

化工與制藥類

141

0814

地質類

40

0815

礦業類

39

0816

紡織類

26

0817

輕工類

32

0818

交通運輸類

77

0819

海洋工程類

14

0820

航空航天類

24

0821

兵器類

14

0822

核工程類

12

0823

農業工程類

29

0824

林業工程類

9

0825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

158

0826

生物醫學工程類

31

0827

食品科學與工程類

106

0828

建筑類

139

0829

安全科學與工程類

35

0830

生物工程類

72

0831

公安技術類

23

0901

植物生產類

83

0902

自然保護與環境生態類

17

0903

動物生產類

21

0904

動物醫學類

26

0905

林學類

43

0906

水產類

14

0907

草學類

8

1001

基礎醫學類

9

1002

臨床醫學類

80

1003

口腔醫學類

25

1004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

26

1005

中醫學類

28

1006

中西醫結合類

8

1007

藥學類

80

1008

中藥學類

30

1009

法醫學類

8

1010

醫學技術類

85

1011

護理學類

48

1201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

268

1202

工商管理類

674

1203

農業經濟管理類

23

1204

公共管理類

247

1205

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類

17

1206

物流管理與工程類

103

1207

工業工程類

48

1208

電子商務類

100

1209

旅游管理類

143

1301

藝術學理論類

4

1302

音樂與舞蹈學類

198

1303

戲劇與影視學類

216

1304

美術學類

157

1305

設計學類

474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打印】【關閉
相關新聞
  • 暫無相關新聞

誠邀關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擔項目
更多>>科教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瓮安县| 汝州市| 南澳县| 东宁县| 武山县| 郧西县| 休宁县| 玛多县| 色达县| 禹城市| 镇沅| 潼南县| 昌黎县| 那坡县| 平谷区| 金乡县| 抚顺县| 来凤县| 湘潭县| 铜鼓县| 西平县| 郑州市| 太仆寺旗| 始兴县| 双辽市| 依兰县| 会昌县| 祁东县| 新疆| 兴和县| 江孜县| 四会市| 全南县| 边坝县| 合作市| 佛坪县| 温州市| 涞源县| 梧州市| 梁平县| 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