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19日,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和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在中科大東校區師生活動中心5樓會議室聯合舉辦了“科大論壇 - 高分子專題”研討會。參會者是來自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56個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及師生,共約160人。
本次研討會旨在為全國高分子研究者,尤其是年輕老師和研究生,建立一個全新的交流平臺,讓參會者帶著問題、困惑、見解和反思前來相互交流和充分討論。會議不設邀請報告、不收注冊費、不安排住宿和餐飲、不印發簡介。研討會上,針對每個5分鐘的發言,充分討論15分鐘。會議邀請了楊玉良教授、李光憲教授和劉世勇教授分別主持和點評了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加工和高分子化學相關的發言和討論,更好地指導與會者與發言的年輕老師和學生們共同探討和思辨,以達到釋疑和解惑的目的。
5月18日上午八點半,會議正式開始。吳奇教授作了5分鐘簡潔的開幕發言,他指出,本次會議分為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加工三個專題,每一位報告人要重點提出高分子研究中無法或不確定解釋的實驗結果和困惑或者對某一研究領域的見解、反思和展望。他希望參會師生積極思考、參與討論、分享經驗。他希望此次研討會可為學術會議開創一個新的模式。
楊玉良教授首先主持和點評了高分子物理專題的發言和討論。發言者結合自身研究課題提出了一系列科研中遇到的問題,涉及原理、操作、應用等諸多方面,現場參會師生積極發言,各抒己見,分享經驗。與會的資深學者也對報告者在工作中的困惑和疑慮進行了探討和解答,并提出諸多建議。其中,楊玉良教授形象地以“先有靶還是先射擊”為例,告誡在場師生要先有明確的方向和目的,然后再做更深入的研究,不能盲目地為了實驗而實驗。吳奇教授則指出:高分子加工是高分子研究的源,無論是高分子化學,還是高分子物理,都要圍繞加工中的問題展開。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關注真正的和具體的理論和應用問題。 隨后進行的高分子加工和高分子化學專題分別由李光憲教授和劉世勇教授主持。研討會安排緊湊,兩天一共討論了16個小時,僅有一小時午餐和上、下午各十五分鐘休息,但參會者毫無倦意,積極發言,認真探討,相互交流,資深專家和年輕師生互動學習,熱烈研討,現場氣氛嚴謹而活躍,不時冒出“火花”,爆出笑聲。
會議結束前,楊玉良教授和吳奇教授作了總結發言。他們指出了目前國內乃至國際高分子學科在發展中所遇到的瓶頸和存在的問題,鼓勵當代年輕的科研工作者們要不忘初心,堅持夢想,夯實基礎,開拓眼界,在科研的道路上敢于創新,勇于追求,要在應付文章的同時,切實關注具體的實際問題,不可僅為了文章而做科研。最后,本次研討會在全場師生熱烈的掌聲中圓滿落幕。
本次中科大“高分子專題”研討會形式新穎,為資深學者、年輕教師和高校研究生們打造了一個全新的交流平臺,眾多高分子研究者歡聚一堂,在輕松的氛圍中探討著科研的真諦,也探索著未來的發展。會后,參會的師生均表示本次會議的方式獨特,十分有效,讓他們收獲頗豐。其中有人贊譽“腹中空空來,滿滿行囊歸”和“有知有行,虛心慎言”,對本次研討會給予了高度的評價。總而言之,本次研討會開創了先河,實現了舉辦的初衷:為全國高分子研究者提供了一個別開生面的釋疑解惑、辨明是非和討論展望的平臺。許多參會者希望今后中科大可以多舉辦同類型的學術會議;許多參會者也表達了希望將來在他們各自的學校里可以經常舉辦這樣獨特形式的研討會。
- 中科大研討會(高分子專題)第二輪通知(5月18-19日)| 吳奇院士提議舉辦 2019-04-24
- 科大研討會(高分子專題)將于5月17日在合肥召開 2019-03-14
- 中國科大龔興龍教授團隊 IJMS:考慮多種影響因素下的磁流變阻尼器本構優化建模 2025-05-09
- 中國科大張青川教授、吳尚犬教授團隊 Nano Lett.:通過細胞的“自我激勵”高效生產功能性sEV 2025-05-08
- 中國科大龔興龍教授團隊 Small:界面工程輔助3D打印硅橡膠復合材料 - 協同優化抗沖擊性能與電磁干擾屏蔽效能 2025-05-01
- 南京大學成義祥教授、合肥大學耿中興博士/胡靚語博士 Angew:非手性染料二向性競爭實現激發依賴的圓偏振發光信號反轉研究 2024-12-02
- 合肥工業大學陸楊教授、安徽省二院曹葆強教授等 Small: 可注射磁性納米片水凝膠用于肝癌的磁熱治療 202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