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由中科院寧波材料所付俊研究員、西南交通大學靳忠民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上海第九人民醫院王金武教授共同主編的專著UHMWPE Biomaterials for Joint Implants: Structures, Properties and Clinical Performance由Springer出版集團正式出版。
該著作是Springer旗下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列學術專著之一,首次從高分子科學和臨床應用的角度,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材料用于人工關節的發展歷史、基本原理、關鍵技術、生物力學以及臨床應用。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人工關節的關鍵材料,具有獨特的抗沖、潤滑、耐磨、化學穩定性和生物安全性等綜合優勢,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起,被廣泛地應用于制造人工關節襯墊。五十多年來,針對臨床需求,經歷不斷的技術革新,已經成為唯一應用于人工關節的高分子材料。
全書共分為10章,339頁,約10萬字。首先概述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應用于人工關節的發展歷程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結構、成型加工、結構與性能的關系等基本知識,以及臨床應用面臨的主要問題(第一章);介紹了高交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基本原理,交聯結構對物理機械性能、磨損速率等關鍵性能的影響,介紹了代表性的交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第二章);探討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體內外的氧化機理(第三章);針對氧化問題,介紹了利用多酚類抗氧化劑穩定交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備高強、耐磨、抗氧化聚乙烯的最新進展(第四章);詳細介紹了高溫熔融法消除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結構缺陷,大幅度提高其強度、韌性和耐磨損性能的進展(第五章),介紹了藥物裝載與釋放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及其抑制骨溶解的的系列成果(第六章)。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應用于臨床,在人體步態下經歷較復雜的應力和摩擦工況。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別介紹了人工關節生物力學和生物摩擦學,重點闡述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人工關節的生物力學及其對聚乙烯性能的要求和臨床應用的影響;闡述了采用關節模擬器在體外對人工關節臨床應用進行評價和預測的方法。
人工關節臨床應用表現有賴于影像學跟蹤和隨訪研究。第九章介紹了倫琴射線(X射線)立體攝影測量法監測關節磨損與無菌松動的臨床應用方法。第十章介紹了髖關節臨床磨損與失效的診斷方法。
該專著淺顯地介紹了大量有關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基礎知識,有助于初學者、高分子工程師、人工關節技術人員和醫生學習了解;該專著緊扣臨床需求,有助于從臨床應用角度理解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醫用材料的研究思路和發展趨勢;該專著還明確地提出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臨床應用仍存在的問題,為業者進一步開展研究和開發提供了參考。
該專著成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
該書全文鏈接:https://link.springer.com/book/10.1007/978-981-13-6924-7
- 深圳大學王澤凡、朱才鎮等 Macromolecules: 纏結與晶體內鏈傾斜角如何影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單軸拉伸過程中的晶體取向 2025-04-14
- 鄭州大學陳靜波教授課題組 Macromolecule:通過控制初生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燒結過程研究鏈擴散和纏結 2024-04-18
- 鄭大申長雨院士/劉春太教授團隊與合作者 Nat. Commun.:節能聚乙烯復合透明薄膜 2024-04-14
- 南開大學余志林教授等 CCR 綜述:生物醫用材料的原位制備 2024-10-16
- 港大徐立之教授課題組誠招博士生、博士后、碩士生及研助 - 仿生柔性材料、柔性生物醫學器件 2024-09-10
- 浙江大學周泉/劉祥瑞/周天華等 Adv. Mater.:開發出能預防多種腫瘤術后并發癥的新型生物醫用材料 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