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用植入材料在人體組織替代、修復、再生、功能重建及治療疾病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傳統的生物醫用植入材料包括硅橡膠、鈦合金、不銹鋼及PEEK等粘彈性弱、不降解、不吸收、功能單一、生物活性差,難以用于理想的組織修復、組織再生、疾病診療。開發新型具有內在多功能特性的仿生彈性生物活性植入材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和應用價值。
圖1。多功能生物活性聚硅檸檬酸酯基雜化醫用材料制備與性能
針對上述問題和臨床需求,西安交通大學雷波課題組基于生物活性分子檸檬酸設計制備了一種超長硫化銅納米線增強的聚硅檸檬酸酯雜化醫用材料,實現了其彈性/抗菌/抗癌/導電/抗炎等多功能特性。該研究中,超長硫化銅納米線通過超分子作用如氫鍵和疏水作用實現與聚硅檸檬酸酯的有效雜化和組裝,雜化材料中,硫化銅納米線有效增強聚硅檸檬酸酯的彈性力學性質、抗菌、光熱抗腫瘤及導電能力,聚硅檸檬酸酯賦予植入材料粘彈性、光致發光、抗炎生物活性等功能。該研究為研發具有內在抗感染、抗腫瘤、促組織修復、實時監測等診斷-治療-組織再生一體化的新型可降解生物材料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思路和策略(圖1)。
以上研究成果以題為“Biodegradable thermal imaging-tracked ultralong nanowire-reinforced conductive nanocomposites elastomers with intrinsical efficient antibacterial and anticancer activity for enhanced biomedical application potential”發表在生物材料領域排名第1的期刊Biomaterials上(Biomaterials, 2019, 201: 68-76.,影響因子10.2)。該研究成果第一作者西安交大前沿院博士生李艷男和李娜同學,通訊作者為雷波研究員,西安交通大學為該論文的唯一通訊單位。該研究工作得到了西安交通大學“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雙一流大學建設先導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陜西省顱頜面精準醫學研究重點實驗室等項目的支持。
原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2961219300985
課題組簡介:雷波研究員于2013年在西安交通大學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成立生物活性材料與再生醫學課題組,致力于具有疾病治療(腫瘤和感染)和組織再生(創面、骨、骨骼肌)的多功能生物活性材料設計與應用這一前沿方向的研究,獨立科研工作5年來在生物醫用材料領域發表高影響論文12篇,包括Adv.Funct.Mater. 2篇 (IF 15.6),ACS Nano 3篇 (IF 13.9), Angew.Chem.In.Ed. 1篇(IF 12.2), Biomaterials 6篇(IF 10.2)等。歡迎有志于生物活性醫用材料研究的同學報考本課題組碩士、博士研究生。
- 南開大學余志林教授等 CCR 綜述:生物醫用材料的原位制備 2024-10-16
- 港大徐立之教授課題組誠招博士生、博士后、碩士生及研助 - 仿生柔性材料、柔性生物醫學器件 2024-09-10
- 浙江大學周泉/劉祥瑞/周天華等 Adv. Mater.:開發出能預防多種腫瘤術后并發癥的新型生物醫用材料 2024-04-23
- 四川大學王云兵教授/羅日方副研究員Biomaterials:微創介入式生物瓣膜材料改性實現長效抗凝及內皮化增強的新策略 2021-06-29
- 華東理工大學劉潤輝教授課題組《Adv. Funct. Mater.》綜述:解決植入材料異物反應新材料策略及應用進展 2020-10-26
- 新型輕質高強骨科植入材料技術研發取得重要進展 2018-06-11
- 西安交大AFM:基于硅基彈性-基因激活生物活性材料的骨組織再生新策略 20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