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大渔直播,国产av成人无码免费视频,男女同房做爰全过程高潮,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搜索:  
程正迪院士|《高分子相變:亞穩態的重要性》中文版出版
2020-07-02  來源:朗道集結號

  經過多年的努力,這本書的中文版終于要和國內的讀者見面了。我過去的學生,現在北京大學任教的沈志豪博士完成了翻譯工作,中國科技大學的何平笙教授作了最后的校訂。期間,許多我的中國學生(特別是陳爾強博士、鄭如青博士)和博士后為此書的翻譯提供了寶貴意見。我首先要對他們的辛勤勞動和貢獻表達我最真誠的謝意。同時,我也非常感謝北京大學的周其鳳先生,感謝他在百忙之中為這本書的中文版作序。


  盡管本書的形成原因和構思安排在我的英文版前言和致謝中已經說明,我還想趁這個機會和國內的讀者說幾句話。有別于這個領域里的其他專著,這本書是我基于對這門學科的整體理解,在知識結構和系統表達上作出的一些新的嘗試。因此,就像我的好朋友AndrewLovinger博士在本書英文版的序中所說,這本書“本身并不容易閱讀”,有些讀者在剛讀這本書時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但是,如果堅持下去,我想一定會有所收獲。我希望這本書能為研究和理解高分子相變提供一個討論的平臺,希望大家能用平衡熱力學上的亞穩態和亞穩定性概念來理解非平衡的相變,從而把我們傳統上只關注相變的起始態和最終態的認識推廣到追蹤和研究相變的路徑和過程上來,進而對不可逆非平衡態的相變產生興趣。


  我在三十多年前開始走進高分子科學的大門。我對我的碩士導師錢寶鈞先生和許多華紡(現在的東華大學)的老師、同學和同事們永遠懷著深深的感激之情。華紡對我恩重如山。和三十年前相比,高分子科學變得成熟了。任何一個學科都有它的誕生、成長和成熟的過程。但是一個學科的成熟會孕育更新的學科的誕生,而這個新學科一定比老的學科具有更博大的包容性、更精深的前瞻性以及更廣闊的應用性,所以也就具有更頑強的生命力。如果說三十年來我們較多探討的是塑料、橡膠和人造纖維所引發的科學與工程問題的話,那么今天除了要把傳統的高分子領域不斷推向新的高度,我們更要追求高分子在生物、醫藥、能源、光電、環境和其他交叉學科的發展。這樣一個新的領域,軟物質科學和工程,才剛剛興起。


  我的專業領域是高分子化學和物理,所以我最感興趣的是揭示在實驗中觀察到的化學和物理現象的內在聯系和規律。那么高分子化學和物理作為一門學科是否已經走到頭了呢?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即使在今天,我們對這個領域中的許多科學問題的認識仍然處在定性或者啟蒙的階段。就我個人的觀點來說,在未來的一段比較長的時間里,高分子相變的研究,無論是對合成還是天然高分子或超分子而言,都將會集中在離開平衡態、離開焓主導、離開平均場描述、離開大尺寸、離開單一空間和時間尺度的那些相轉變過程和路徑上。


  過去三十年來,經過幾代科學家的艱苦奮斗,中國高分子科學的教育和研究取得了很快的發展和進步。每當參加高分子年會時,我總是為國內這支龐大而年輕的高分子科研隊伍而激動并感嘆不已。我相信這支隊伍在很好地組織、培養、訓練和引領下,假以時日,一定會使中國的高分子科研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我的全部基礎知識都是在國內受教育而獲得的。在我三十多年的學術生涯中,得到了許許多多國內的師長、朋友和同行的幫助和指教。從他們那里我學到了大量的科學知識,也學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為了表達我的感激和仰慕之心,謹以這本書的中文版獻給他們,并致以我最誠摯的敬意。


 

 

                                                      

 Akron

二零一七年十二月


長按識別二維碼,可直達微店售書鏈接


書名:高分子相變:亞穩態的重要性

作者:程正迪 著,沈志豪 譯,何平笙 校

定價:89元

現價:66.75元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06

ISBN:9787040535204

版次:1

開本:16開

裝幀:精裝


作者簡介

  程正迪  教授1985年于美國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獲得博士學位。2018年起擔任華南理工大學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和軟物質科學與技術高等研究院院長。此前他是美國Akron大學Frank C. Sullivan杰出科研教授,Robert C. Musson講座教授和董事會講座教授,曾擔任Akron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2007—2014)。2008年當選美國工程院院士,同時是美國物理學會及美國科學發展協會會士(Fellow)。他還是中國化學會榮譽會士(2011)和美國化學會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分會會士。他是我國改革開放后出國留學人員中第一位獲得美國物理學會高分子物理獎(2013)的獲獎人,該獎項是美國科學界授予高分子物理學者的最高獎項。他還獲得美國總統青年科學家獎(1991)、美國物理學會John H. Dillon獎章(1995)、北美熱分析學會Mettler-Toledo獎(1999)、國際熱分析和量熱聯合協會TA Instrument獎(2004)、美國化學會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分會合作研究獎(2005)、日本高分子學會國際獎(2017)等學術獎項。

  程正迪教授的研究方向涉及高分子和先進功能材料的化學、物理和工程,包括有序結構、形貌、相變熱力學、動力學和分子運動。近年來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具有不同化學分子結構以及物理拓撲結構、形狀和相互作用的納米雜化材料及其在本體、溶液和薄膜中的組裝。同時,他也在開展導電高分子、光伏電池、高分子光學和光子學方面的研究。


譯者簡介

  沈志豪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1991年至1994年就讀于南京大學強化部,獲學士學位;1996年至2001年在美國阿克倫大學高分子科學系留學并獲理學博士學位。2001年至2007年先后在美國弗吉尼亞聯邦大學及工業界進行博士后研究。2007年10月進入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任副教授,2018年被聘為博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興趣為形狀兩性分子、液晶高分子以及液晶嵌段共聚物的自組裝結構調控和功能化研究。2017年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同年獲教育部高等學?茖W研究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校者簡介

  何平笙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前系副主任,退休教授,博士生導師。1963年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留校任教至今。曾赴英國、芬蘭、荷蘭和比利時等國任訪問教授多年。從事高分子物理教學61年。曾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以及安徽省教學成果特等獎和一等獎多次。編寫出版各級教材和專著十余本。科研興趣廣泛,包括樹脂基復合材料的固化、二維狀態下的聚合、微納米元器件制備的軟刻蝕技術等,公開發表學術論文約300篇。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打印】【關閉
相關新聞
  • 暫無相關新聞

誠邀關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資訊
更多>>科教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若尔盖县| 开阳县| 信丰县| 白城市| 山东| 吉安市| 申扎县| 广灵县| 合阳县| 保康县| 高雄县| 临武县| 普安县| 黄山市| 浏阳市| 永新县| 柞水县| 东港市| 玉门市| 盐池县| 唐山市| 贡山| 延津县| 余庆县| 阳高县| 汉川市| 盈江县| 大宁县| 开封市| 都江堰市| 兴义市| 西乌珠穆沁旗| 敖汉旗| 福鼎市| 涞水县| 蒙阴县| 礼泉县| 古交市| 安化县| 萨迦县| 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