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在運動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汗液,其中含有各種各樣的分泌物,包括激素、代謝物、氨基酸和電解質(如Na+、K+、H+)等,這些物質可在一定程度上指示人體健康狀況,為醫學診斷(如囊性纖維化、皮膚病、糖尿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此外,相對于血液等其他生物流體,汗液可以使用非侵入性技術收集。傳統汗液傳感器通常采用剛性襯底,由于設備與皮膚表面的適配性較低,長時間佩戴會產生不適(如壓迫感)。柔軟可穿戴技術的出現,使傳統剛性傳感器發生了革命性變化,貼片式柔性傳感器使汗液生化標志物的監測更加方便舒適。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常凌乾教授課題組在《Nano Energy》(IF: 17.88)上發表了題為“Human Joint Enabled Flexible Self-Sustainable Sweat Sensors” 的研究文章。該工作利用壓電效應將人體運動過程中關節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驅動柔性電路及汗液傳感器貼片,無需外界電池供電,即可對汗液中的Na+、K+及pH進行監測,同時實現了數據的無線傳輸及處理。提供機械能的人體關節可以為手指、胳膊肘以及膝關節。
圖1. 人體關節驅動的柔性自維持汗液傳感器系統結構及工作原理圖
該研究工作通訊作者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常凌乾教授。第一作者是香港城市大學博士后李虎,北航博士生常天睿,北京納米能源所博士生蓋延松以及京東方工程師梁魁。香港城市大學于欣格教授,北京納米能源所李舟研究員,京東方工程師黃東升為共同通訊作者。文章第一單位為北京市生物醫學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和北航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
文章信息:Hu Li, Tianrui Chang, Yansong Gai, Kui Liang, Yanli Jiao, Dengfeng Li, Xinran Jiang, Yang Wang, Xingcan Huang, Han Wu, Yiming Liu, Jian Li, Yiming Bai, Kai Geng, Nianrong Zhang, Hua Meng, Dongsheng Huang, Zhou Li, Xinge Yu, and Lingqian Chang. Human Joint Enabled Flexible Self-Sustainable Sweat Sensors. Nano Energy, 2021, in press.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2211285521010351
- 西安交大張志成教授團隊 Adv. Mater.: 在柔性壓電聚合物領域取得新進展 2025-04-23
- 華工郭建華、蔣興華團隊 CEJ:具有優異吸波性能和紅外/微波刺激響應形狀記憶功能的自修復型FCIP/RGO/PUU柔性復合材料 2025-04-20
- 南開大學劉遵峰教授課題組招收博士生(2025年入學)、師資博士后等 - 材料學、化學、高分子、物理、生物學、紡織與纖維、金屬、計算模擬、電子信息等 2025-04-17
- 南京大學陸延青教授團隊 AFM:面向柔性智能光子學的仿生自驅動液晶執行器 2023-06-03
- 東南大學楊洪教授 Angew:多模態、自維持、可調諧運動的塞費特曲面拓撲驅動器 2023-04-23
- 香港城市大學胡金蓮教授課題組 AHM:革新“仿生皮膚”汗液傳感器 - 突破性健康監測設備的新紀元 2024-12-25
- 廣西大學林寶鳳團隊 ACS AMI:具有抗菌抗氧化和紫外線防護功能的電子皮膚用于濕度/汗液傳感 2022-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