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聘崗位
北京化工大學先進復合材料中心因承擔科研任務需求,誠聘高性能樹脂合成制備與成型工藝、纖維復合材料結構設計與工藝仿真及先進加工制造領域的專職教師1-2名、專職博士后2-3名。
二、課題組簡介
北京化工大學先進復合材料研究中心是“有機無機復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碳纖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碳纖維及特種高分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生物醫用材料北京實驗室”和“北京市新型高分子材料制備與成型加工重點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樹脂基復合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領域重要的研究力量之一。研究中心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在1)碳纖維復合材料、2)生物功能復合材料、3)能源復合材料等三大領域開展應用基礎和成果轉化研究。
研究中心現有教授7人,副教授1人,其中包含教育部講座長江學者1人次、北京市領軍人才1人次、國家青年人才1人次、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計劃入選者3人次、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2人次等,在校博士和碩士研究生100余人。
實驗室介紹網站:https://acc.buct.edu.cn/main.htm
三、合作導師介紹
楊小平教授:現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有機無機復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國家碳纖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曾任北京化工大學材料學院副院長、機電學院黨委書記、科技處處長、科研院常務副院長等,入選北京市領軍人才、教育部新世紀人才計劃等,獲省部級科技獎勵5項、2017年韓國碳學會“Carbon Valley Award”獎等獎勵。
賈曉龍教授:現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材料學院復合材料系主任、碳纖維及功能高分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入選國家青年人才、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英才等,獲2021 年中國復合材料學會青年獎,獲省部級科技獎勵3項,承擔國家級重點項目近20項,發表 SCI論文60余篇、專利50余項(授權40余項)。
四、應聘要求
1. 具有博士學位,品學兼優,身體健康,年齡在35周歲以下,能夠全職、穩定工作2年以上;獲得博士學位的年限一般不超過3年,有特別突出成果或業績者可適當放寬;
2. 復合材料、力學、材料工程、機械工程等相關專業的博士學歷,具備高性能樹脂合成制備與成型工藝、纖維復合材料結構設計與工藝仿真及先進加工制造等方面研究或工作經驗,并已取得一定學術成果;
3. 熱愛科研工作,具備獨立從事科研及項目工作的能力,團隊合作和組織協調能力突出;
4. 具有國家級科研項目相關經驗者優先;
5. 具有較強的中英文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
五、主要職責
2. 協助合作導師指導碩士及博士研究生;
3. 發表高水平文章或推動成果轉化工作,積極申請并承擔博士后基金及各類科研基金項目。
六、工作方式及待遇
1、薪酬待遇:(1)專職教師:依據綜合學術能力申請相應級別學校教師崗位(如北京化工大學B類人才、C類人才、青年優秀后備人才等),薪酬參照校內崗位級別標準按月發放,課題組將根據工作能力和對課題組貢獻提供額外補貼;(2)專職博士后:1)博學”青年學者:用于引進各類博士后人才項目入選者,或其他具有突出業績和發展潛力的青年人才,基礎年薪稅前 50 萬元!安⿲W”青年學者可突破年限等要求,根據出站考核情況,給以編制留;虬凑涨嗄旰髠浠蚋叨巳瞬乓M。2)普通博士后:分為 A、B、C 三類,基礎年薪分別為稅前25、20、18萬,課題組將根據工作能力和對課題組貢獻提供額外補貼;3)項目博士后:基礎年薪分別為稅前12萬,課題組將根據工作能力和對課題組貢獻提供額外補貼;4)師資博士后:薪酬參照校內專技十級崗位標準按月發放,課題組將根據工作能力和對課題組貢獻提供額外補貼。博士后人員在站期間取得突出成績,滿足學校公開招聘專任教師任職條件者,可優先聘任至相應崗位。
2、其他待遇:
(2)課題組積極支持并指導博士后申請人及在站博士后申報“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 “博士后基金面上資助”等各類博士后人才支持計劃。
(3)在站期間,戶口可遷入北京;出站后,可享受博士后戶口遷移政策及家屬戶口隨遷政策。在站期間視同在編教工管理,享受相應待遇,按照有關規定參加社會保險,繳存住房公積金。檔案關系轉入我校的博士后可參照我校正式教職工標準享受公費醫療待遇。
3、特別優秀的應聘者,具體薪酬待遇等可以面談,不設上限。
七、工作地點
北京市,北京化工大學
八、應聘方式
1. 請有意應聘者將個人簡歷(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學習工作經歷、參與科研項目、科研成果)、學術清單和代表性論文等材料發電子郵件至賈曉龍老師(jiaxl@mail.buct.edu.cn);
- 中北大學段宏基、楊雅琦課題組CEJ:利用界面銀-硫配位反應實現高性能樹脂基電磁屏蔽復合材料的功能化集成 2021-03-02
- 華東理工成功研制高性能樹脂代替進口樹脂 2009-12-31
- 北林蒲俊文教授、多大顏寧教授 Nano-Micro Lett.:集成多波段電磁干擾屏蔽和儲能功能的新型纖維素纖維復合材料 2025-02-24
- 川大王玉忠院士團隊 Macromolecules 觀點文章:探索可循環阻燃環氧樹脂及其纖維復合材料之路 2024-10-08
- 北化賈曉龍教授、楊小平教授團隊 Compos. Part B:上漿劑在碳纖維復合材料成型過程中的跨尺度演變及作用機制新發現 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