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彭慧勝教授課題組招聘博士后
2022-02-08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一、團隊介紹:
復旦大學彭慧勝教授團隊長期從事新型智能纖維的研究與開發,提出并發展了一系列具有發電、儲能、發光、傳感等多種功能的纖維器件,系統研究了纖維器件在制備、結構、性能、應用等方面的規律。發表論文300多篇,包括Nature 3篇、Nature子刊9篇、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Phys. Rev. Lett.合計100篇。SCI他引2.1萬次,H指數87,獲授權國內外發明專利81項。(詳見鏈接https://penglab.fudan.edu.cn/)
二、崗位描述:
目前團隊承擔了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上海市重大項目、基金委重點項目等在內的縱向課題,同時還與國內外知名企業建立了產學研橫向課題,可以在基礎研究與產業化開發等多方面給予申請人全面支持。現面向智能穿戴、柔性電子、鋰離子電池、太陽能電池、發光顯示材料、生物醫學工程、功能纖維、有機合成、信息電子等方向招聘博士后數名。申請人既可以從事基礎研究協助完成重大縱向課題,同時也可以參與團隊與國內外企業的橫向課題項目,進行產學研結合研究。
三、招聘要求:
(1)在國內外獲得博士學位或應屆博士研究生,具有化學合成、光電和能源器件、微電子集成、電路設計、紡織工程、生物電子或傳感等研究背景者優先;
(2)具有較強的開展創新工作的能力,富有責任心和團隊合作精神;
(3)團隊注重產學研結合,特別歡迎有企業工作背景或者立志從事產業化研究的申請人。
四、工資待遇:
(1)薪資待遇、戶口、子女入學等方面按照復旦大學教職工相關政策執行,基礎年薪22萬+,申請到復旦大學超級博后計劃年薪30萬+,可幫助申請上海市超級博后計劃,年薪35萬+(目前在站博士后全部得到上海市超級博后計劃支持),同時支持申請全國博新計劃,年薪可達48萬;
(2)提供條件優越的公租房,繳納五險一金;
(3)在站期間取得杰出成果者可轉為復旦大學正式員工,其他事宜面議。
五、聯系方式:
有意者請將個人簡歷和代表性論文通過電子郵件發送至郵箱wangbingjie@fudan.edu.cn(王老師)并在主題中注明“博士后崗位應聘”。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文章。刊物或媒體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齊魯工大于得海、劉溫霞 Carbohyd. Polym.:TEMPO細菌纖維素/MXene納米片水凝膠用于智能穿戴式人機交互 2023-12-08
- 伊爾梅瑙工業大學孫紅葉團隊誠招博士生 - 高分子復材、智能材料、3D打印、印刷電子、 傳感器、智能穿戴設備、智能紡織品 2023-07-02
- 加州理工Chiara Daraio教授和南洋理工王一凡教授Nature:3D打印可控制剛度的智能穿戴材料 2021-08-12
- 南開大學劉遵峰教授課題組招收博士生(2025年入學)、師資博士后等 - 材料學、化學、高分子、物理、生物學、紡織與纖維、金屬、計算模擬、電子信息等 2025-04-17
- 南京大學李承輝/王曉亮教授團隊 Small:基于La3+配合物交聯的高彈性聚氨酯的超薄柔性電子器件 2025-04-08
- 上海理工王世革/李貴生、港大徐立之 ACS Nano 綜述:基于靜電紡納米纖維的柔性電子器件研究進展 2024-11-09
- 四川大學王延青 Carbon:離子摻雜與界面工程協同內外修飾 TiNb2O7 用于高性能鋰離子電池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