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理工大學朱子彬團隊研制新型反應器
2009-04-17 來源:科學網
關鍵詞:華東理工大學 新型反應器
反應器是化工生產裝置的“心臟”。長期以來,我國化工企業這顆“心臟”一直受國外大公司控制。華東理工大學教授朱子彬領銜的科研團隊,歷經40年研究攻關,為企業打造“中國心”。目前,全國化工企業有20套苯乙烯反應器,其中12套是華東理工研制的反應器,市場占有率達60%。該項科研成果“大型徑向流動反應裝置開發與利用”,最近獲上海市科技發明獎一等獎。
據了解,朱子彬帶領的科研團隊從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跟蹤國際先進技術,進行徑向反應器研究;80年代初,建成年產1萬噸的苯乙烯反應器裝置,雖然技術水平有了提升,但只能在國內小范圍應用,無法與國外大公司抗衡。此時,國外的反應器技術也面臨升級換代。科技部和中國石化的領導抓住這一時機,為華東理工科研人員的徑向反應器研究項目提供了大量資助。
在產學研緊密合作下,我國苯乙烯反應器技術不但突破了國外技術壁壘,還在薄床層徑向流體均布研究方面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近年來,華東理工科研人員改變了原料在反應器內的流動方式,變“Z形”為“∏形”,采用最新技術,提高了原料轉化率和裝置的安全運行周期。該項技術已被授權8項發明專利。
在技術不斷成熟的同時,科研成果產業化也穩步推進。先是年產3萬噸的苯乙烯裝置在撫順石化公司試驗成功;繼而華東理工與中國石化上海工程公司等合作開發了年產6萬噸、10萬噸的苯乙烯反應器,相繼一次開車成功;之后,齊魯石化公司采用這套技術,對老廠進行改造,使得公司的苯乙烯反應器從年產6萬噸提升到20萬噸,又一次顯示了這顆“中國心”的實力。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chen)
相關新聞
- 暫無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