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程大學樊威教授團隊《Compos. Part B-Eng.》:在智能3D紡織復合材料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2022-08-19 來源:高分子科技
先進3D紡織復合材料,如3D編織、3D針織、3D編織和3D縫合復合材料廣泛應用在航空航天領域。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3D紡織復合材料的內部不可避免地會發生一些疲勞損傷,例如微裂紋、局部纖維斷裂等。雖然這種微觀損傷可能不會顯著降低先進3D紡織復合材料的整體力學性能,但它會逐漸演化直到宏觀損傷,導致結構件的災難性失效。因此,實時在線損傷監測對于3D紡織復合材料的安全服役至關重要。
圖1 PVDF壓電紗線的制備工藝及形貌
圖2 3D機織復合材料的制備與力學性能分析
圖3 PVDF壓電紗線的電信號響應測試
圖4靜態三點彎曲試驗與PVDF壓電紗線電信號的響應關系
圖5 建立三點彎曲疲勞試驗與PVDF壓電紗線電信號的響應關系。
圖6 模態測試過程中3DOPC振動幅度與產生的電信號之間的響應關系
綜上所述,壓電紗線可以嵌入到各種3D織物中,以監測復合材料的健康狀態。此外,微觀和宏觀損傷可以通過不同的壓電信號來識別,因為微觀和宏觀損傷引起的振動程度不同。彎曲疲勞試驗表明,壓電紗線的信號監測可以持續到復合材料失效階段之后。彎曲模態測試結果表明,壓電紗線足夠精確,可以檢測到低級振動問題。從而使得先進3D紡織復合材料的實時監測成為可能并廣泛應用在各種領域,如將該智能三向正交復合材料用作飛機機翼的結構件,可以實現對機翼健康性能的實時監測,避免因長期微裂紋積累導致的突然失效造成的災難性后果。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compositesb.2022.110229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文章。刊物或媒體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香港城大胡金蓮教授團隊 AFM:聚偏二氟乙烯靜電紡絲納米纖維對干細胞成骨分化的調節 2023-11-01
- 香港城市大學楊征保課題組《Nat. Commun.》:開發具有60小時超長使用壽命的自充電口罩 2022-12-23
- 阿爾伯塔大學曾宏波教授《AFM》:構建牢固的纖維素納米晶多效防污涂層 2021-11-13
- 中國計量大學衛國英/吉翠萍 Adv. Sci.:在微流控靜電紡絲技術制備高效自修復性能的防腐蝕涂層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2024-12-31
- 哈工大程鳳/齊大栗洪彬/新國大Tan Swee Ching團隊 AFM:基于靜電紡絲技術的組織修復支架 2024-12-04
- 上海理工王世革/李貴生、港大徐立之 ACS Nano 綜述:基于靜電紡納米纖維的柔性電子器件研究進展 2024-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