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所在分子內電荷轉移激子相互作用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2009-05-06 來源:中科院化學所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中科院的大力支持下,化學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分子內電荷轉移激子相互作用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期的美國化學會志(J. Am. Chem. Soc.,2009,131,5742-5743)上。
分子內(間)激子相互作用一般假設為生色團之間是靜電偶極-偶極相互作用。但是當分子內含有電荷轉移態時,由于分子構象和電荷對稱性的復雜性,其電荷轉移態之間的相互作用機理很難描述。最典型的一類電荷轉移分子是目前廣泛研究的超支化分子。過去人們在對超支化分子的大量理論和實驗的研究中觀察到增強效應、加和效應以及減弱效應等一系列相互矛盾的作用機理。同時宏觀測量還認為在超支化分子內,分子在吸收激發光子時,激發能在分子內生色團間的去局域起主導作用,但是當超支化分子發出熒光光子時,發光僅僅局域于單個的分支基團。
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利用單分子光譜技術,選擇二種典型的電荷轉移分子D-pi-A(TOZ-2)和D-pi-A-pi-D(S-2)為模型分子,對發生在分子內電荷轉移態之間的強(弱)耦合機理進行了詳細研究。通過分析單分子熒光光漂白的動力學行為和相干長度的變化,發現TOZ-2分子內二個電荷轉移態之間的相互作用表現為強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共存的行為,在強相互作用情形TOZ-2分子的熒光發射表現為去局域的單光子發射行為;而S-2中的分子內二個電荷轉移態則表現為弱的相互作用。研究還指出導致這二個模型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的差別是來自分子構像的扭轉無序和電荷轉移態的對稱性的差異。
這些模型電荷轉移化合物的光物理特性的研究結果有助于解釋過去人們在對超支化分子的大量理論和實驗研究中觀察到的一系列相互矛盾的機理。該工作進一步表明單分子光譜方法可以觀察到在宏觀測量中被掩蓋了的現象。
圖1. 模型化合物的分子結構、以及相應的吸收和熒光光譜:(a) S-2;(b) TOZ-2。
圖2. (a)單分子的熒光強度隨時間的變化;(b)單分子的熒光強度變化分布;(c)單分子的相干長度分布;(d)單分子的相干長度 與強度分布的關聯圖。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chen)
相關新聞
- 化學所陳傳峰、韓瑩團隊 Angew:基于杯[3]二氫吖啶與受體鍵連聚合物超分子TADF材料的構筑及在痕量苯快速可視化檢測中的應用 2025-05-15
- 化學所劉國明研究員/國科大王洋副教授 JACS:單催化劑無鏈轉移試劑合成烯烴嵌段共聚物 - 介紹及一作解讀 2025-04-16
- 中科院化學所賈迪課題組 Nat. Commun.:利用光散射量化復雜凝膠體系中動態弱鍵的強度及物理交聯點密度 2025-04-08
- 山大周傳健教授、濟大趙松方/關瑞芳教授 AFM: 聚合誘導微相分離和多尺度靜電相互作用協同構建高強韌、高有機硅含量的有機硅水凝膠 2025-07-03
- 山東大學崔基煒教授團隊 ACS Nano: 硬度可調的聚乙二醇納米顆粒調節納米-生物相互作用,增強靶向藥物遞送 2025-06-12
- 陜西科技大學楊洋、哥廷根大學張凱 ACS Nano:“強弱協同作用”構筑高性能水凝膠電解質 202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