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免疫療法,特別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使用,已經改變了多種癌癥的治療標準。然而,作為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胃腸道往往在化療過程中受到嚴重損傷,不僅會導致嚴重的胃腸道粘膜炎,還會引起腸道內微生物失調。化療引起的胃腸道黏膜炎嚴重損害了胃腸道組織的完整性,破壞了胃腸道內穩態,并影響了后續免疫治療的療效。此外,由于化療引起的胃腸道粘膜炎,在化療或化療免疫治療過程中微生物失調也十分常見。大量的研究已經報道了腸道微生物失調與免疫檢查點低療效之間的關系。因此,作者相信,預防化療引起的胃腸道粘膜炎和微生物失調不僅可以增加患者的生活質量,也可以增強化療后續免疫治療的協同作用。




上海交通大學張詩宜課題組長期關注于抗癌治療過程的毒副作用管理與口服不吸收材料的開發。在過去的兩年,團隊開發了可以控制血糖的口服不吸收硼酸基聚合物(Science Advances, 2021),可以緩解替莫唑胺血液毒性的納米藥物(Nano Letters, 2021),研究了緩解EGFR抑制劑導致的皮疹的可能機制與解決方法(eLife, 2022;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2022; Acta Pharmacological Sinica, 2021),以及抗癌過程中手足皮膚反應和手足綜合征的可能機制與對應緩解方法(Translational Research, 2022;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2022;Genes & Diseases, 2022)。此次工作是團隊近期相關口服不吸收聚合物與化療毒副作用控制研究的最新進展之一。
原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205299
- 長春理工大學張健夫教授、蘇忠民教授 AFM:4D加密系統 - 具有智能顏色切換的親水-疏水聚氨酯驅動器,用于大容量數據存儲 2025-04-01
- 天大開發出高倍率大容量納米苯胺共聚物復合型電容器 2017-02-08
- 我國大容量塑料光纖躋身世界前列 2010-05-11
- 仰大勇團隊 PNAS:DNA水凝膠分離外泌體,應用于重大疾病檢測和治療 2023-07-07
- 四川大學李建樹教授/謝婧副研究員、大連理工孫文研究員 AFM:一種具有pH響應性和軟骨滲透能力的超分子納米顆粒治療骨關節炎 2025-04-30
- 吉林大學李云峰教授、楊柏教授 Nano Lett.: 可循環利用光活化室溫磷光碳化聚合物點超分子塑料 2025-04-22
- 福州大學呂曉林/吳明懋 Adv. Mater.:超分子復合水凝膠鎖定陰離子提高鋅離子電池循環壽命 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