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是房間里的舞蹈
劉:工業界有人認為即使是有名望的教授中,都有一半滿足于找一種高分子材料,有些自圓其說的優點,對于實用性、可制造性以及成本毫不在乎,您如何看待研究的應用性背景?
吳:你的問題很好,我在工業界工作了三年,完全不是浪費。這開闊了我的眼界,拓寬了我的知識面。BASF公司有三千多種產品,從化妝品、儀器、藥品,我都接觸過。我回到學術界之后,我選題和純粹學術界教授不一樣,我還是有興趣做些有應用背景的基礎研究。回科大后,BASF公司一直對我的項目有興趣,先后給了我接近兩百萬的支持。(劉:你給他們什么回報嗎?)很多人是幫公司做事情。我倒過來,我只是把我的研究計劃給他們看,如果有興趣,就給錢;沒有興趣拉倒,我不會幫他們做。結果是他們對我的計劃都有興趣。我知道他們對這種基礎研究有興趣,但是沒有人做。我只是每個季度給他們一個報告,結果都是發表的。公司不給我錢,我也要做。
劉:請談談您的研究?我知道您的研究領域包括高分子物理與化學的內容,發表了很多有分量的文章,您比較滿意的工作與文章是那些?
吳:目前為止,我們做得最好的工作是高分子單鏈的折疊,這上是高分子物理方面較老的問題。從60年代初期上已經提出,直到70年代實驗都無法開展,關注問題的是理論物理學家,最有名的就是莫斯科大學的Lifshit等人做過理論研究,屬于朗道學派;最早開始做實驗的是MIT的Tanaka;80年代,我工作的實驗室有博士生、博士后做過些工作,始終無法解決單分子鏈的聚集問題,因為分子內聚集和分子間的聚集兩個過程往往同時發生,因此實驗都失敗了。此前,最好的結果是線團很有限地收縮了15%,理論與實踐無法吻合。我到香港后,對智能凝膠收縮有興趣,我希望一石二鳥,從分子角度研究凝膠收縮的問題。我們沒有把握,運氣卻很好,遇到一位很好的學生,現在美國做教授,她不僅勤奮而且聰明,解決了這個問題。30多年來,我們首先從實驗證明這個過程是有的,而且解釋了過程中的很多現象,于是成了我們經典的工作。
- 吳奇院士主講《大分子溶液》講習班將于2021年7月9-17日在成都舉辦 | 第二輪通知 2021-06-18
- 吳奇院士主講《大分子溶液》講習班將于2021年7月9-17日在成都舉辦 2021-04-20
- 中科大研討會(高分子專題)第二輪通知(5月18-19日)| 吳奇院士提議舉辦 2019-04-24
-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期刊創新獎開放提名 2021-11-10
- 高分子科學家王洪學博士當選美國化學會會士 2017-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