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12 月 22 日,頂級期刊Natural Sustainability發表了題為“通過科技創新推進紡織品的生命周期可持續性”的受邀綜述文章。本文的作者是香港理工大學陶肖明教授領導的國際團隊。
紡織服裝產品在其整個生命周期中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球排放量的 5-10%,消耗的水量位居世界第二,而且釋放的微塑料和化學試劑污染水道。 香港理工大學陶肖明教授團隊與麻省理工學院的 Svetlana Boriskina 博士強強連手,花了兩年時間系統研究了科技創新對紡織可持續發展的影響。 該團隊以從搖籃到墳墓的方式審視可能解決這些問題的最先進科技的進展。 他們收集了過去十年22724 篇相關出版物,其中篩選閱讀了 940 篇,詳細研究了 215 篇。 分析了這些科技對聯合國 2030 年可持續發展十七個目標的影響,特別是那些針對自然資源、能源和環境的影響。并且遵循系統的分析框架來識別和闡明有影響力的科技發展。
基于這些發現,團隊進一步討論了未來可以加速紡織品綠色轉型的研發方向。 包括:(1)基于高通量、數據驅動發現研究的綠色科學和生產過程,以識別和開發合成聚酯和尼龍纖維的可持續替代品。(2)通過生物科學的進步,生物基和可降解纖維材料以及昆蟲和疾病的研究,研發需要較少水的抗病性植物種子 。(3)無水或少水著色方法。(4)減少或消除現有紡織服裝生產步驟。 (5)單一物質組成紡織品以實現主動材料回收。
第一作者為研究助理教授張莉莎博士。 陶肖明教授為通訊作者。
Figure: The life cycle of apparel textiles (Nature Sustainability, 22 December,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893-022-01004-5)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38/s41893-022-01004-5
- 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招聘信息 | 高分子、材料學、材料加工、化學、物理等相關專業 2021-08-05
- 《全國科技創新百強指數報告2020(企業、高校及研究機構篇)》在京發布 2020-06-02
- 2019全國科技創新百強指數(企業、中關村、高校及科研院所)在京發布 2019-06-03
- 江南大學孫豐鑫團隊 Adv. Funct. Mater.:紗線一體化織成智能調溫電子紡織品 2025-03-30
- 陜科大王學川/王海軍/黨旭崗 Mater. Horiz.:一種生物質衍生的多功能導電涂料助力可穿戴智能紡織品和皮膚生物電子一體化 2025-02-17
- 蘇州大學李剛教授課題組 Compos. Sci. Technol.: 適用于數字醫療中不同微環境的自適應響應能力的柔性應變傳感器 2025-02-02
- 中科院上海有機所張卡卡課題組 Nat. Commun.: 室溫磷光透明木材 - 可持續發展的新功能材料 2025-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