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是技術創新的重要參與者
在產學研用密切結合的過程中,用戶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用戶是技術創新的重要參與者和利益相關者!笨萍疾空{研室副主任劉琦巖認為,過去產學研結合側重于鼓勵賣方主導的創新;“產學研用”新形式的提出,讓買方參與進來,更有利于實現以市場為導向的技術創新。
他說,用戶參與創新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很常規的模式,并且根據行業不同,用戶參與創新的方式和程度也不同。例如消費電子領域,消費者可以直接向企業提出自己的需求,服務行業用戶參與的程度更深。電信、地鐵、航空服務等大型運營商,可作為買方也可代表眾多用戶參與產品及市場創新。用戶參與創新,會把特定要求(如高效加工、便捷維修,低成本、產品特殊功能等)直接提交給開發方,這樣,既可以縮短從開發到市場的時間,還可以促進產用雙方深入的聯系,其最大的意義則在于大幅度減少創新的盲目性。
建立多方共贏的創新生態
專家們認為,研發機構不直接面向市場,很難把握市場的最新動態。對于中國企業而言,由于自身研發能力比較弱,也很難通過技術主導產品結構,甚至主導消費結構。把產學研用結合起來,將是我國現階段非常重要的政策方向。
梅永紅說:“把企業、創新機構和用戶捆綁在一起,建立多方共贏的利益共同體,也就是說構建一個創新生態,這才是完整的創新系統。”
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國外產品壟斷了中國的程控交換機市場,當時稱之為“七國八制”。電話通訊對運營商和普通消費者都是不可承受之重。但是,當巨龍、大唐、中興通訊、華為這些企業橫空出世,在中國程控交換機市場形成競爭格局,程控交換機價格成十倍下降,我國企業、電信運營商和普通消費者都從中受益。
“怎樣才能打通產、學、研、用四個環節,整合四個方面的資源?”馮飛認為,“這既需要通盤考慮對供給者和消費者的激勵政策,也需要不斷創新組織形式。”
梅永紅說,我國在這兩方面都已經有所嘗試。例如,通過制定首臺套制度建立重大裝備產業的風險補償機制。一種方式是由政府直接購買產品,另一種方式是由政府為首購者提供一種風險擔保。這會為我國的重大裝備制造業提供更大的市場生存空間。再如,通過支持構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將產學研用通過契約關系“捆綁”在一起,共同打造產業鏈和市場蛋糕,獲得共同的商業利益。
- 科技部:將改革院士制度,推動院士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導向 2020-10-22
- 科技部:《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單位名單》發布 2020-10-20
- 科技部:獎勵論文發表將被處理 20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