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理工學院高偉課題組 Adv. Mater.:QuantumDock自動化計算框架指導基于分子印跡聚合物的可穿戴生物傳感器構筑
2023-05-13 來源:高分子科技
可穿戴汗液傳感器有望徹底改變精準醫療,因為它們可以非侵入性地收集與個人健康狀況密切相關的分子信息。 然而,大多數臨床相關的生物標志物無法通過現有的可穿戴生物傳感方法實現原位、連續檢測。 分子印跡聚合物 (MIP) 作為一種被稱為“塑料抗體”的聚合物成為了應對這一挑戰有前途的候選者,但由于其復雜的設計和優化過程會產生可變的選擇性,因此尚未得到廣泛使用。
圖1. QuantumDock自動化計算框架指導基于分子印跡聚合物的可穿戴生物傳感器構筑
圖2. 基于 QuantumDock 的分子印跡聚合物優化并實現苯丙氨酸選擇性識別
作者從苯丙氨酸分子選擇性識別出發,先后通過分子數據庫生成-上百中分子對接可能性-氫鍵對接方式-最終指導基態連接方式,實現最優化單體、交聯劑、單體與模板分子比例、合成溶劑等參數的自動化優化。
圖3. 使用熱力學溶液方法合成的納米粒子對 QuantumDock 優化的 Phe MIP 進行實驗驗證
圖4. 基于激光切割石墨烯的電化學苯丙氨酸傳感器表征
圖5. 全集成可穿戴柔性 MIP 基苯丙氨酸傳感器的設計以及人體汗液中苯丙氨酸評估
最終,為了實現汗液中苯丙氨酸原位、連續、快速識別,設計了汗液按需刺激分泌系統、汗液收集微流道系統、全集成小型化數據采集及接收系統、汗液傳感器分析系統,并將以上單元通過工程學設計,構筑了可穿戴的微型化汗液中苯丙氨酸分析設備的廉價構筑,并且實現了人體汗液中苯丙氨酸的原位監測(圖5)。
原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dma.202212161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文章。刊物或媒體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南京大學張曄課題組 AFM:高選擇性的植入式纖維傳感器用于監測血液高香草酸 2024-03-03
- 南京大學劉震課題組等《Angew. Chem. Int. Ed.》:分子印跡聚合物納米顆粒,一種新興的多用途癌癥治療平臺 2020-08-17
- 哈爾濱工業大學楊鑫教授課題組基于有機共價骨架合成分子印跡聚合物在特異性識別花色苷上取得重大突破 2020-02-10
- 廈大廖新勤 AFM 后又發 AM : 章魚觸手啟發的邊緣智能觸摸意圖識別的傳感器內自適應積分 2025-05-03
- 中國科大龔興龍教授課題組 Adv. Mater.:混合式3D打印剪切變硬彈性體,實現力學性能增強與智能可穿戴一體化設計 2025-04-28
- 告別“電線纏身”時代 - 清華大學任天令教授團隊 Nat. Commun.:研發出可穿戴心電“電子紋身” 2025-04-08
- 廣工閔永剛教授團隊等Biosens. Bioelectron.:柔性AIE/PCM復合纖維用于酒精生物傳感、熒光防偽和人體熱管理 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