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損的軟骨微環境通常會導致植入的干細胞存活率低和分化異常,從而形成機械性能較弱的纖維軟骨。合適且安全的仿生材料可為軟骨修復提供機械性能的同時,促進軟骨再生效果。然而,基于治療肽的仿生水凝膠的機械強度調控仍相對缺乏探索,而以負反饋方式進一步應用肽基仿生水凝膠進行缺損軟骨修復至今也鮮有報道。近期,南華大學藥學院魏華/喻翠云教授團隊報道了一種雙交聯肽基水凝膠以反饋調節方式促進軟骨再生的研究。多種分子作用力(包括主客體相互作用和大量氫鍵)的整合賦予了水凝膠優異的自愈性和機械強度,使其具有高度協同的潤滑性能和抗壓性能。更重要的是,獨特的整合肽VPM-pmTGF-β1可以實現pmTGF-β1的按需釋放,這種釋放是由MMP-3響應性裂解VPM序列觸發的。將VPM-pmTGF-β1負載水凝膠系統植入SD大鼠模型的軟骨缺損部位后,MMP-3觸發的pmTGF-β1按需釋放以負反饋方式抑制了IκBα/NF-κB信號通路誘導的軟骨炎癥反應,同時促進了BMSCs的定向軟骨分化,實現了高效的軟骨再生。
軟骨損傷后,M1巨噬細胞會釋放大量炎癥因子,如TGF-α、IL-1β和IL-6,從而破壞軟骨細胞的代謝平衡,引發炎癥反應。這些炎癥因子與軟骨細胞膜上的特定受體結合,激活IκBα/NF-κB信號通路,導致軟骨細胞釋放大量誘導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環氧化酶-2(COX-2)和基質金屬蛋白酶(MMPs)。在釋放的MMPs中,MMP-3在早期損傷軟骨中高表達,通過直接分解軟骨細胞外基質(ECM)成分和激活其他幾種促MMPs,在軟骨降解中發揮關鍵作用。因此,抑制早期巨噬細胞釋放的炎癥因子可能是防止受損軟骨基質降解、減輕患者疼痛的有效策略。盡管干細胞療法通過軟骨分化和旁分泌機制顯示出軟骨再生的巨大潛力,但軟骨損傷微環境中普遍存在的炎癥和氧化應激導致植入的干細胞存活率低或異常分化為機械性能極弱的纖維軟骨。因此,對受損的關節微環境進行多維調節以促進干細胞存活和增殖以及定向軟骨分化以促進軟骨再生至關重要。
圖3. 功能性多肽水凝膠促進軟骨再生。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3.145228
- 西南林大杜官本院士、楊龍研究員團隊 Nano lett.:面向水下電子皮膚的溫控響應纖維素基 Janus 智能水凝膠 2025-05-09
- 西安交大成一龍/初大可團隊 AFM:Tempo功能化不對稱功能水凝膠用于組織/器官損傷修復 2025-05-07
- 西南林大杜官本院士、楊龍研究員團隊 Small:通過花狀亞微米碳團簇構建的超強超韌水凝膠 - 展現出優異的力學和抗裂紋擴展性能 2025-05-07
- 浙江大學張鵬/王幽香 Adv. Sci.:具有交替序列的聚(谷氨酸-賴氨酸)EK肽水凝膠 - 可抵抗小鼠和靈長類動物的異物反應 2024-02-27
- 蘭州大學王凱榮教授課題組 ACS Nano:一種由天然抗菌肽和ADP構建的多功能水凝膠 2022-05-14
- 南方醫科大學邱小忠、蔡延濱《Compos. Part B-Eng.》:TEMPOL/聚吡咯復合導電多肽水凝膠用于心肌梗死修復 2022-03-24
- 華僑大學陳愛政和南方醫大王穎 Compos. Part B:基于dECM工程化微組織協同增強分化和抗炎作用促進骨關節炎的軟骨再生 202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