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托大學Olli Ikkala教授、復旦大學彭勃研究員 Small :機器學習輔助的仿生水凝膠實現味覺識別
2023-10-18 來源:高分子科技
哺乳動物能夠通過味覺系統區分甜、酸、咸、苦和鮮這五種基礎味道。其中,甜、苦和鮮味可通過將水溶性非離子味覺分子與味蕾中的G蛋白偶聯受體結合進行識別,而咸和酸味則是通過離子通道接收氫離子和堿金屬離子來觸發識別。
圖 1:仿生水凝膠的味覺識別示意圖
圖 2:水凝膠的特性表征
圖 3:水凝膠的電學性能表征
圖4探討了水凝膠對不同濃度的氯化鈉、醋酸或D(-)果糖的相對電阻變化和相對體積變化。研究人員將水凝膠浸泡在不同味覺物質的水溶液中,檢測其電阻和體積隨著味覺物質濃度的增加而發生的變化。根據相對電阻變化?R/R0,不同味覺物質的響應順序為咸味 > 酸味 > 甜味。而在相對體積變化?V/V0方面,不同味覺物質的響應順序為甜味 > 咸味 > 酸味。這意味著水凝膠對咸味物質的電學響應更為敏感,而在體積變化方面則對甜味物質更為敏感。這些差異可以用于區分不同味覺分子,為仿生味覺傳感系統的開發提供了重要線索。
為了展示這一人工仿生味覺系統的實際用途,研究人員從本地超市購買了六種食品,包括橙汁、可樂、腌黃瓜汁、海鹽水、白醋和檸檬汁,將水凝膠浸泡在各溶液中過夜以達到平衡后,對其電阻和體積變化進行了分析表征。圖4e顯示所有溶液均可根據水凝膠的電阻響應和體積響應劃分成三個味道,且其味覺劃分與人類的味覺體驗極為相似。
圖 4:味覺識別測試
圖 5:機器學習輔助的味覺識別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02/smll.202305195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文章。刊物或媒體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 AM: 發明“機器學習增強試錯法” - 實現橡膠配方高效、極限優化,已應用于高技術裝備制造 2025-03-14
- 山西師大崔小靜 ACS Sensors:機器學習輔助熱電水凝膠實現自驅動面部感知 2025-01-11
- Science:AI和高通量結合的逆向分子設計加速材料發現 2024-12-14
- 芬蘭坦佩雷大學郭洪爽博士 Adv. Mater.: 探索集體行為 - 從智能材料到仿生設計 2025-05-04
- 韓國KAIST應鄔彬、寧波材料所朱錦 Macromolecules:紅海星啟發的水下自愈材料突破 2025-04-29
- 新疆大學朱若斐課題組 AFMs:師法自然 - 受蓮花多重仿生策略啟發的強氫鍵網絡纖維素水凝膠用于太陽能界面蒸發 2025-04-24
- 西南林大杜官本院士、楊龍研究員團隊 Nano lett.:面向水下電子皮膚的溫控響應纖維素基 Janus 智能水凝膠 2025-05-09